-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课件1
(3)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借、借用 借助、利用 假装 (4)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远看 盼望、希望 声望 农历十五日 (5)闻 顺风而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听见 见闻、见识 听说 使上级听见 闻名、出名 用鼻子嗅 虚词积累 (1)而(用作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⑦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 于 ①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②而青于蓝。(比,介词)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者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文言句式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輮(之)以(之)为轮 判断句式 省略句式 倒装句式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助 词,表定语后置。) ①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定语后置句 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 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 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 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 上。 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文章结构 1.齐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论点。 2.荀子从哪些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请找出标志性的句子。 明确:学不可以已。 明确: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④功在不舍。 ⑤用心一也。 文本探究 1.第一自然段共用了五个比喻句,怎样论述了学习的意义?每个小组一问,然后代表回答。 (1)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提示:青比蓝更青,冰比水更寒,说明事物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是提高了,发展了。这里的所以比喻都是为了说人的,人通过学习会怎样呢?——提高自己。 (2)木材从非常直的状态经过火烤变成了弯曲的车轮,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事物后天可以改造。人呢?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即:人不断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改变自己。 (3)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几层论述?各是论述哪个方面的? ●积累、坚持、专心顺序能否调整? 明确:分三层论述,论述了积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