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万物皆备于我”课件1
* 中小学课件 菜 单 课时作业 课前自主导学 苏教版 · 语文 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助读参考译文 晨读开卷有益 课堂互动探究 万物皆备于我 没有人了解我。 是好人,实在人。 泛指军队。 有别国军队侵犯它,接着把灾荒加给它。 那有什么妨碍呢? 你怎么样? 那你们将怎么办呢? 一切我都具备了。 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或“用礼让治理国家”) 田鼠与家鼠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
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战战惊惊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
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也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1.通假举要
(1)鼓瑟希(“希”同“稀”)
(2)莫春者(“莫”同“暮”)
(3)孰能为之大(“之”同“其”)
(4)则为狼疾人也(“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
(5)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适”同“啻”,但,仅仅)
2.一词多义
(1)作
(2)与
3.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4)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赞礼者;大:大赞礼者)
4.古今异义
加之以师旅
古义: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
5.文言句式
(1)善人也,信人也(判断句)
译文:
(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译文:
(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译文:
(4)尔何如(宾语前置)
译文:
(5)何伤乎(宾语前置)
译文: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译文:
(7)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译文:(8)万物皆备于我矣(状语后置)
译文:
孔子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
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这番话,其实体现出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论点。足食和足兵,
都是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条件。如在二者之间择一,则必以“足食”为重。孔子十分清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社会才会变得安定及和谐。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复,是从现实生活提升到理想层次。从理想方面出发,人生的价值,必须以满足道德的要求为优先。孔子言谈中的“信”,就是属于道德范畴之一。
第二,对于财富分配必须均衡。孔子在《季氏篇》开篇即说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财富的分配不均衡,绝对是一种大患。为政者不需为了增加人口而征战不休,而是应该依据现有的国力,尽心去建立一个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会。
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认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会尽力追求安逸的生活。这和禽兽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还必须对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孔子所谓的“教之”,是指学习礼仪。而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进一步达到“天下归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
以上三点,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设立的。
本板块是讲儒者经受了忧患的磨难,实现了仁爱的理想,享受了快乐的人生,达到人性完美境界。第19章,写孔子和他的学生自述其政治抱负,写出了学生们的性格、志趣,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第20~23章,孟子对于修养境界的论述。第20章讲,人应分清贵贱大小,“兼所爱”要恰如其分。第21章讲,人们要呵护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第22章讲,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第23章,孟子通过乐正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逍遥游”课件2.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逍遥游”课件.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4.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课件.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2.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1.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5.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课件4.ppt
-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兰亭集序”课件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