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把栏杆拍遍”课件1
7C中小学课件 把栏杆拍遍 梁 衡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匾额挂于辛弃疾纪念祠。 这副对联写谁? 能背几首辛弃疾的词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月夜行黄沙道中·调寄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三篇散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历城人。 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1162)擒拿张安国。 宋高宗任命其为江阴签判,开始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时才23岁。 淳熙八年(1181)冬,42岁时,受弹劾被免职,归居上饶,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他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文题思考: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 走进文本 一个叫刘孟节的人,看不惯丑恶世相,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 典故介绍 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独特地位。 第二部分:(2-16)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第三部分(17)多种因素成就一个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的行伍经历 为什么说他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1、横刀跃马,奔走沙场,血染征袍(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有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2、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哭诉、表白、扶栏远眺,望眼欲穿) 3、与豪放派比较: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 4、与婉约派比较:辛的婉约言愁,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真理。 小结: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由武而文,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 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 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悲愤 《破阵子》 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2、作者认为辛弃疾“拍栏杆”时心情如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