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赵世家”课件2
* 中小学课件 赵世家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胡服骑射”部分,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字词。?2、通过赵武灵王和叔叔公子成的对话内容学习,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认识到“胡服骑射”的进步意义。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屡败于秦、魏,损兵折将,国力大衰,不得不忍辱割地。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实行这一主张,就要改变传统习俗,因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武灵王对旧的习惯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实际上是赵武灵王跟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实施的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即让国人改穿少数民族的服装,学习少数民族人骑马射箭。效法北方游牧民族军事上轻骑远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于赵武灵王十九年,下令举国变胡服,习骑射。 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 自读课文8、9段 1、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巡视;到) 2、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趁着;做君长;连接) 3、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功业) 4、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业迹;尽世,全世上) 5、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接续) 7、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 做臣子的,受宠时应有明孝悌、知长幼、顺从明理的德操,通达时应建立既可利民又能益君的功业,这两方面是臣子的本份。 8、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凡是有高出世上功业的人,就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有独特智谋的人,就要听任傲慢民众的埋怨。 自读课文第10段 1、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至,达到目的) 2、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违背) 3、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不才;多多进言) 4、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中原地区;聪敏) 5、逆人之心,而怫学者(违背) 6、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治理国家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 7、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 宣传德政要先从平民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 最后一段重点词句 1、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国也(用来…的) 2、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同“剪”;同“纹”) 3、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排斥) 4、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拘捕) 5、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依仗) 6、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认为--耻辱) 7、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 文言知识总结 一.词类活用 1.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活:使动用法,使之活。 2.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哀:为动用法,为……而哀。 3.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4.近可以……远可以…… 近,远 名词作状语 在远处/在进处 二.一词多义 负: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背)??????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倚仗) ? 卒:程婴卒与俱匿山中(最终)??? 故:复故位(原来的) ??????????????????????? 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所以)?? 略:王北略中山之地(巡视)??????????????? 攻城略地(夺取)????????????? 三.文言句式 1.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状语后置)2.发兵距所迎襄公弟於秦地(状语后置) 3.子孙在朝,何以惩罪(宾语前置)???? 4.匿之宫中(状语后置) 5.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主谓倒装) 四.难句翻译 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翻译: 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师承而习俗有别,中原礼仪相同而教化互异,何况是为了荒远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