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九课“论民本”课件1.pptVIP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九课“论民本”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九课“论民本”课件1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则何如?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重要句式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必须前置) 2.从选文第三部分来看,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主要继承并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 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就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3.结合课文内容,请分析孟子“民本”思想与“忠君”思想的联系。 【提示】 (1)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实际上,是借此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本质上是忠君。 (2)“忠君”带有竞争意识——谁爱民、推行“仁政”就忠于谁,而不是唯君是忠。孟子虽没有离开“忠君”的轨道,但对那些不可救药的暴君,孟子主张“变置”,对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国君,民众则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孟子的“民本”思想与“忠君”思想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的统一。 4.你能概括出孟子的性格特点吗? 【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5.本文中,孟子在谈话结束时是如何批判统治者的虐政来证明自己主张的? 【名师点拨】 孟子在结束谈话之前在把行王道的道理讲清的基础上,照应开头,针对梁惠王口口声声说的“于国尽心”,开始批判统治者的虐政。孟子举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事实,以说明统治者根本谈不上“于国尽心”。“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针对统治者的归罪于岁,运用比喻加以驳斥,“涂有饿莩” 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以证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收束,言简意赅,提醒统治者不可归罪于年成,而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百姓才会归服。这样批判虐政也就从反面证明自己施仁政的看法的正确,可谓一箭双雕。 论民本 孟轲(前372—前289) 字子舆 节选自《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孔门有弟子三千,有贤人七十二位,但是在思想上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