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讲:美的本质和特征.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讲:美的本质和特征

谁 更 美? 第一讲 美的本质和特征 流云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从微风中,飘来流水音, 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第一节 中西论美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二)中国美学史中的观点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一)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 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 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 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数当作世界的本源            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            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造型性或形体性 (中西艺术的区别)     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 ——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 (二)苏格拉底 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 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 事物本身的美 事物对使用者的美          (三)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427 B.C.—347 B.C.)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智 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的哲学家。智者又被成为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个贬义词。不过,早期智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大希庇阿斯篇》-- 对美的本质的思考 理 式 (Idea) 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 柏拉图思想的意义 三、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B.C.384 –B.C.322) 二、中国美学史的代表人物 (一)伍举论美 《国语》中的《楚语上》,记载“伍举论美”,伍举认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意思是说,美是对周边的人都无害,才叫美,如果只是看着好看,但却以浪费钱财,让百姓贫苦,那还有什么美可言呢? 这里面其实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感,一个是美的功利性。“目观则美”即是美感,美感只是感性上的认识,“目观则美”的事物也可能不是真正美的事物,在这一点上,古人已认识到,美感并非是源于美,并非看着好看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另一方面,古人也认识到,美与不美与善是分不开的,至少是“无害”的。 (二)墨子论美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三)孔子论美 (1).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他对《诗经》的总评论是“《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纯正,无过无不及,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重视文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论语·雍也》篇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孟子论美 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尽心下》) 孟子在这里所取的标准是“仁义”,也是人格美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出发,他把人格美分为六个等级:善、信、美、大、圣、神,形成了梯级上升的人格美的不同层次。 二、中国美学史的代表人物 近现代论美 1.客观派。代表人物: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 分两个阶段: ①解放前:美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点。 ②解放后:美是典型——《新美学》,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2.主观派。 代表人物吕荧、高尔泰。他们主张美是主观的,“美是观念”,“自然界中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无所谓美丑,它们美或不美,是人给它们的评价。” 3.主客观统一派。代表:朱光潜。提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①客观: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 ②主观:主观意识形态发生作用 ③统一:单纯的客观事物必须附以主观意识才能产生美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