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七课“西塞山怀古”课件3
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那两个字用得好? 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 “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一个“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黯然收”中一个“收”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1、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2、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 3、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4、手法:对比的手法。 西 塞 山 怀 古 刘 禹 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他被贬谪长达22年, 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讽喻诗和竹枝词的成就也很高。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旧时王谢堂前燕,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道是无晴还有晴。 病树前头万木春。 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言秋日胜春朝。 咏史怀古诗鉴赏三步曲 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 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晋伐吴要统一全国,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东,向东吴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 但东吴力拒要割据江南,而且要借长江之险要在江中设置铁锥,在江面上设置铁链妄图阻挡住西晋的攻势。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被西晋所灭。 补充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党争激烈、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而这首诗写于824年,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当时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诗。 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 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1了解咏史怀古诗特点。 学习目标 2 重点把握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主题及主要表达技巧、解读要领。 咏史怀古诗定义 参考答案: 学生答案选录 1 通过写古事来表达作者自身观点的诗歌。 2 借古事来抒发的情感。 咏史怀古诗是………………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是借咏写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情怀或表达某种观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叙述议论、或抒发感慨。 (三)写法特点:叙议结合、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对比、反衬、借景抒情、引用典故。 (一)咏写对象: 以历史为题材,以古人、古事、古迹为咏写对象。 序号 篇 章 主 题 主要 艺术手法 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 《咏怀古迹》杜甫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4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要领之一:知人论世,找到古和今的连接点。 王昭君 杜甫 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远嫁塞外,客死异乡 貌美 才高志远 汉帝昏庸,不辨美丑 日夜思归,怨恨难平 唐君疏远,不辨贤愚 咏史怀古主题类型之一:借咏古抒发愤懑,感慨自身的不幸遭遇(借古抒怀)。 1对比失落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同病相怜型:《咏怀古迹》杜甫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