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低碳经济.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化与低碳经济

城镇化、市民化与低碳经济 郭桔光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社区教育学院院长 副教授 杭州市民大学《市民大学堂》策划、导演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 长三角将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规划》为长三角地区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什么是现代化 新中国建立60周年,现代化这个词贯穿了以往60年的始终。略微翻阅一下1949年以来中国六十年社会经济政治史便不难发现,尽管期间政治气候多变,有些年份简直可谓瞬息万变,但有一个词贯穿始终,为各个时段的领导人所重申,这便是“现代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现代化这两个术语一直不绝于耳,目前一些发达地区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几乎千篇一律地都要写上一句话:“率先实现现代化!”。 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曾经两次重提“现代化”:一次在1971年人大会议,另一次是在1974年第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在1974年那次报告中,周恩来总理不仅重新强调现代化一说,而且再次将其内涵界定为“四个现代化”。 1949年新中国一经建立,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到了50年代初期,便直面这个术语了,“现代化”一词一时走红各界。 现代化这个词,这个词,这个愿景,对于大众太具有诱惑力了,要想调动大众积极性,要想让大众忍耐眼前的困苦,那就拿起现代化的未来愿景吧。要对以往六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概括式回眸,要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现代化无疑是个最好的切入点之一。 国家现代化是一个文明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过程。(科学院课题组的说法) 现代化指标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在前人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对现代化度量的10项标准。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 ????2.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2%~15%。 ????3. 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 ????4. 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 ????5. 识字人口的比例在80%以上。 ????6. 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 ????7. 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 ????8. 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 ????9.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 由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Ⅰ(生活质量)、知识应用Ⅱ(经济质量)四大指标16个具体指标构成。 知识创新指标3个: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 知识传播指标4个:中学普及率(在校中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比例)、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人数占20-24岁人口比例)、电视普及率(千人拥有电视机台数)、因特网普及率(万人因特网用户)。 知识应用Ⅰ(生活质量)5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1岁以内活产婴儿存活率、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人均能源消费(人均消耗千克石油当量)。 知识应用Ⅱ(经济质量)4个:人均GNP、人均PPP(按PPP计算的人均GNP)、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农业和工业占总劳动力比例。 第一个是社会经济的。其中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当最为重要。看一看世界上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较高,显然是个“硬”门槛。 第二个是人文的或非物质文明的。最重要的是国民的基本尊严的维护,大众基本政治与经济权利的诉求。就是像个“现代人”、“文明人”那样活着。 第三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8年中国经济和浙江经济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照初步统计数据计算,全国人均GDP首次跃上了3千美元台阶,浙江人均GDP首次突破了6000美元大关。 ??? 世界银行一年一度的《世界发展报告》,按照人均GNI(国民收入)将全球二百多个经济实体划分为四个收入档次,分别为“低收入经济”、“下中等收入经济”、“上中等收入经济”以及“高收入经济”。(2008年7月1日公布,以2007年国民收入计算)收入门槛如下:?低收入经济体,2007年人均GNI低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