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doc

“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分析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441002) 袁开波 “壳盖”零件是一个薄壁的铝合金零件,其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零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壁薄,由于是铝合金件,其强度差,加工时容易变形,要高效率加工合格的零件,加工过程中编制好工艺路线,做好准确的装夹与定位,就至关重要,同时要控制由于切削对零件产生的变形。 图1“壳盖” 注:未注圆角,凸R1.8mm,凹R1mm,未注壁厚0.8mm. 一、工艺分析 考虑到此零件的内、外形均为圆环形状,其主要的加工方法为数车工序完成,数车工序为分别加工内、外形2个步骤。这里就要考虑加工完第一工序后,在进行第二工序加工时的装夹与定位问题。既要能准确装夹与定位,又要使第二工序的加工操作方便。在经过多次的工艺路线分析及相配合的夹具结构设计之后,确定了先加工内形面,并在其端面上制出装夹定位的位置,然后进行外形面的加工。 二、工艺路线 在加工零件的内形面之后,“壳盖”需要安装在一种辅助夹具上,才能进行第二工序的加工,如图2所示。 (a) 第一工序图 (b) 第二工序简图 图2 “壳盖”工艺路线简图 1.第一工序的加工 “壳盖”在第一工序中要完成如图2(a)所示的加工内容,注意保持各个孔与M64×0.75螺孔的同轴度。由于“壳盖”壁薄,偏心更易使“壳盖”产生变形。 2. 第二工序的加工 如图2(b)所示,型腔口部的M64×0.75螺纹段位为装夹部分,用M64X0.75螺纹与辅助夹具进行定位与连接。其夹具的设计,如图2(b)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辅助夹具的设计,其型面尺寸与零件的内形面是一致的,零件扣在夹具上,并通过M64X0.75螺纹拧紧,以保证零件内形面与夹具相贴合,这样,在加工外形面时,零件不会产生变形。 3.安装在辅助夹具上“壳盖”切削时加紧状况的分析 零件在装夹后,车刀切削时,零件的状态是否会松动,可通过图3做一个装夹及切削的状况分析。 从图3(a)中,显示零件在装夹到夹具上时,是顺时针方向旋紧。从图3(b)中可以看出,当主轴旋转,车刀切削零件时。车刀作用到零件上切削力的方向是与车床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切削力也为顺时针方向,这就和零件装夹拧紧时力的方向一致。所以,在车刀切削零件时,零件不会松动,而且会贴的越紧密。 (a)“壳盖”装夹的旋转方向 (b)车床主轴的旋转方向 图3 “壳盖”切削时的受力分析 通过上述零件加工的分析,若要保证零件加工后内、外形面的同轴度。就要确保零件在第二工序加工时,装夹后其轴线与车床旋转轴线保持一致。从辅助夹具的制作,到零件的装夹。可以看出,只要夹具制作完后,就不能松动夹具,此时装夹的零件和车床主轴的中心线才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每加工一批次的零件,在零件加工到此工序时,就要配制一个夹具,这样才能保证零件加工后其内、外形面同轴度的要求。 三、控制加工参数来控制对零件产生的变形 1)合理的选择加工刀具控制变形。刀钝会使零件主切削抗力加大,零件轴向压力加大,造成零件变形。刀具切削刃太锋利,虽说有利于切削,但易加速刀具磨损,将零件拉向切削力的反方向,同样使零件变形。经实践粗加工时:刀具选用R形断屑槽,前角γo=20°~25° ,后角αo=6°~10° ;主偏角κr=91° ~93° ;负偏角κr=6° ~8° ;主要是减小刀具摩擦及振动。精加工时:前角γo=25°~30° ,后角ao=10°~12° ;主偏角κr=45°~90° ,负偏角κr=10°~15° ;主要是减小径向切削力,避免振动,并且加宽了主切削刃,从而减小了单位长度上的负荷,刀尖角大,散热快。 刃倾角λs=5°~10° ,粗加工取小值,精加工取大值,用来弥补法向前角大而引起刀刃强度差的缺陷。刀具切削刃要求磨的锋利,刀面表面粗糙度值要小,提高零件表面加工质量。加工时将刀具通过刀架使切削刃沿轴向装夹,通过薄壁壳体的加工此径向切削力最小,工件不易变形。 (2)合理的选择切削参数控制变形。粗加工时进给量为0.5~0.3mm/r;切削深度0.5~1mm;切削速度100m/min。主要是去除壳体零件大的余量,加快零件的散热性,加速切削应力的释放。精加工时进给量为:0.05~0.07mm/r,切削深度0.05~0.075mm,切削速度65m/min。主要是壳体零件加工时避开了与机床的共振,避免了切削时振动引起的变形。高速度、小进给量,提高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同时减小径向切削力,减小应力变形。   (3)增加半精加工工序控制变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