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主观题举例.doc
文化生活主观题举例
1、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第(1)问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何联系?
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2)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才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原本“汉风”、“韩流”相得益彰,但是正当中国仍在热播韩剧,特别是当湖南卫视播出的《大长今》情节进入高潮之际,韩国方面传出对中国国内存在“反韩流”情绪表示忧虑。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最近有不少中国媒体和娱乐圈名人纷纷对《大长今》等在中国备受关注的韩国电视剧内容和韩流现象表示反感。该报称,曾饰演康熙的张国立在“反韩流”中是“代表性人物”。张国立近日说:“针灸分明是中国发明的,但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却说是韩国人发明的。媒体记者应该更多地介绍中国演员和电视剧。”而出产了《天下第一楼》、《神舟》等剧本的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经理张强则说:“我看了《大长今》,觉得不过如此。从制作水平、服装、道具,它根本无法与我们国内的电视剧相提并论。”
辨析: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6分)
答案:(1)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4分)
(2)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6分)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4)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4分)
(5)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所以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3、由报刊到广播、电视、电脑甚至发展到在手机上读新闻,看电视、电影,大众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方便、快捷。
(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5分)(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该怎样做?(8分)(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人们既要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指出,必须善于学习。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怎样理解“学不可以已”和“学习、学习、再学习”?(5分)(2)“学习型社会”有什么特点?内涵是什么?(8分)(3)怎样才能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9分)
?(1)“学不可以已”和“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说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永远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2分)?
??(2)A、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2分)
B、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 C、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2分) (3)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每个公民都应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学习,处处学习。(3分)
???????? B、国家要为人们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3分)
(2)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