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礼仪.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礼仪.PDF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首先我们重点围绕什么是礼仪的话题,谈谈礼仪的由来及发 展、礼仪的概念及内涵、礼仪的原则及特点、礼仪的作用及影响等 四个问题。 (一)礼仪的由来及发展 生 活 一是萌芽于原始的祭祀活动。繁体字的“ ”,左边是个“示”, 篇 表示“神”, 边的上面是个“曲”(qu )字,是古 酿酒时发酵用的块 状物,下面的“豆”表示盛东西用的器具。综合各部分的语意,可以 得知“礼”的意思,是在一个器皿里盛着祭品供奉给神。 二是形成于奴隶社会,在周朝逐步趋向完善。我们现在通常说 212 的礼就是指周朝的礼。周王朝有三部礼典著作,分别是《周礼》、《礼 记》、《仪礼》。后来的汉、唐、宋等时期的礼的内 大多是从周 的 “三礼”中发展来的。 三是变革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 学者对礼仪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形成了以“君权神授”为核心 的正统的封建礼教。 四是从秦汉到清朝末年,礼仪进入了强化期。礼仪被打上了严 格的等级制度的烙印,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 具。西汉的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宋朝的程朱理学又把“三纲” 发展为“五伦”。 最后一个时期是现 礼仪的发展期。辛亥革命以后,符合现 社会道德、思想、伦理观念的新礼仪开始兴起。比如有的人脱去长 袍马褂、穿上了西服,曾经的跪拜礼也渐渐被鞠躬和握手礼所取 ,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明 的交融,既符合国际通行原则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 礼仪应 运而生。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 取了西方 的进步思想,学习和借鉴了国际文明礼仪。 (二)礼仪的概念及内涵 要想知道什么是礼仪,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礼”,什么是“仪”。 在中国古 ,“礼”的含义十分丰富,大体上包括这样三层意思:一 苏 人 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指礼物。而表达对别人尊重的形 文 社 式,就是“仪”。它包含 貌和外表、仪式和习俗、准则和法度三层意 会 科 思。 学 讲 首先,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有礼 座 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 213 系,有人处处碰壁,有人如鱼得水,差别很可能就在于你是否讲礼 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句俗话:“一句话说得人笑,一 句话说得人跳。”面对同一件事,把人说笑了,这就是交往的艺术。 而这种交往的艺术是以讲礼仪为前提的。 其次,礼仪是有效的沟通技巧。人和人相处,难免磕磕碰碰,如 果我们以礼相待,就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大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