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残余听力的孩子,该去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pdf
有残余听力的孩子该去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
有听力障碍,不等于什么都听不见。有的孩子虽有听力障碍,却仍有残余听力。出于对
孩子日后更好融入社会的考虑,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家长倾向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去读书。
那么,有残余听力的孩子,该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去特殊学校?
小明(化名)是个有残余听力的孩子,有一定的口语能力。在上小学前,小明的姐姐就一
直在辅导小明,不久便把小明送到了当地的普通小学,和正常孩子同班就读,并且仍然经常
性地辅导小明。刚开始,小明的成绩还可以,渐渐地越来越差,到了六年级,小明的学习成
绩是门门挂红灯。无奈之下,小明的姐姐找到了特殊教育学校。为了确定小明应该从特殊教
育学校的哪个年级读起,学校老师给小明做了一套测试题,发现小明不会做句子连线题,也
就是说,小明不会组词成句、不懂句式,不会把实际情景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小
明被安排从二年级开始读起。
一种声音:去特殊教育学校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刘敏英老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去普通学校读书的想法是好的,但
如果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反而不利。虽然有残余听力,但终究有听力
障碍,脑子思考也慢,让孩子跟着正常小孩在普通小学读书,真的很吃力。“像小明这样的
孩子不就被耽搁了好几年吗?”刘老师为孩子感到可惜。
另一种声音: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小明的姐姐说,当初看到弟弟还有些听力,也会说一些日常用语,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把他送去普通学校,给他提供一个正常人的语言环境。如果把弟弟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可
能会弱化他的口语能力,到最后变得只会打手语,不会开口说话了,“我希望弟弟能与正常
人交流,能融入社会。”
可小明的随班就读情况,让小明的姐姐有些失望。她坦言,像她弟弟这样的学生,需要
老师更多的照顾,“可普通学校的一个班里有50多名学生,老师哪顾得过来啊?心有余而力
不足!”
随班就读需满足三个条件
让各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国家教育部鼓励的,在国际上也是一种潮流和趋向。市特
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其林告诉记者,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理论上,回归主流社会,与正常人
交流,有利于残疾孩子的成长。但要聋儿顺利地随班就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孩子有残余听力,且语言方面真正得到康复,有语言基础,同正常人的对话比较
自如,具备和同龄正常孩子同等程度的知识。
二是,接收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的老师,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在与正常学生同课程、同教材、同进度的前提下,针对聋童听力、
语言、思维能力等实际,进行个别指导。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好,除了讲台上的老师外,随班
就读的孩子后面,同时坐着另一名老师随堂做专门辅导。
三是,家长要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帮助孩子消化,及时把孩子落下的功课补上去。否则,
“随班就读”就会变成“随班混读”。据介绍,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低年级中,类似像小明这样
的孩子有四五名。
所以,家长在决定“送孩子去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时,不妨从以上三个条件去考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