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言与法制度.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与法制度.pdf

第23卷第1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23 No.1 2008年1月 JOURNAL OF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Jan.2008 ·法史研究· 汉字与古中国法制 卜安淳 摘 要:汉字是指中国人发明的符合六书规范的可以记言记事表情达意的方块文字。文字的发明 适应了君王的社会治理,弥补了君王仅“以言语为约束”或“结绳而治”的不足。文字一产生就成为 君王治理的重要工具,专设史官以文字记录君王言行成为政权法制的重要内容。从仓颉文字的推广可 知君王对文字规范的重视,而文字更有助于规范其他方面的社会制度。文字的分化会造成朝廷统治的 障碍,统一文字是秦朝廷集权统治的重要措施。文字的统一促进和强化了法制建设,而法制的发展和 强化又促进了文字的进化。汉字由小篆变为隶书有利于法制的进一步推进,隶书演变为楷书和草书, 则只有楷书能适应法制的需要。唐代科考对楷书的制度性要求为中国法制文件的汉字书写确立了字体 标准。中华法系有其特殊的内涵,中华法系的特殊内涵与汉字的特殊性质应该具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汉字 法制 古中国 中华法系 中国分类法:D9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1020(2008)01-0086-08 “汉字”这个词本是非汉族人指称汉族人文字的概念,《辽史》中已有“汉字”一词,《金 史 》、《元 史》、《清史稿》等延用这一概念。日本人亦称中国文字为“汉字”。日语以中国文字和平假名字母混 合书写。其中名词、动词词根、形容词和其他重要单词都用中国文字书写。这种日语书写中使用的中 ① 国文字,日本人称为“汉字”(kanji)。 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及其后的《辞源》续 编中查不到“汉字”这个词条。“汉字”一词何时开始在现代中国普遍使用,有待考证。按今天一些辞 ② 书的解释,“汉字”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 这种定义有明显的缺陷。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使用 汉字皆有千余年的历史,今日汉字仍然是记录日语的重要文字,岂能说汉字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另 一方面,记录汉语的文字已不只有汉字,汉语拼音化从民国时代开始到共和国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改 革措施,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借用拉丁字母而成的汉语拼音文字也在发挥着记录汉语的作用。 此外,供盲人使用的能构成盲文的盲字也能记录汉语,尽管盲字与汉字之间有极大的差别。因此,什 么是汉字,在谈论汉字与法制之类的话题之时,是很有必要做出界定的。 刘歆《七略》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许慎《说文解字叙》中也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 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 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 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据此,我认为,所谓“汉字”,应该是指中国人发 收稿日期:2007-12-12 作者简介:卜安淳(1957-),男,江苏高淳人,汉族,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主编,编审,南京,210012。 ①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之“汉字”条。 ② 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之“汉字”条。 -86- 明的符合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这“六书”规范的可以记言记事表情达意的方块文字。 这种文字在汉代之前早已发明且早已广泛使用,这种文字在汉代之后继续广泛使用且不断规范不断优 化。至于这种文字被称为“汉字”,应与古代中国的主体民族被称为“汉人”、“汉族”,这个民族的语 言被称“汉语”一样,与汉朝廷是第一个给予世界各国各民族以强大影响力的中华民族政权有关。① “汉人”、“汉族”、“汉语”、“汉字”之类的概念应该首先是非汉族人或非中国人提出和使用的,但今 天的汉族人和中国人已经习惯于使用这些概念和词语。这些词语的确有助于我们将汉族及其人民与其 他民族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