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葛兆光评《朱熹的历史世界》(讲义全文).pdf
371
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之中
——再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
*
摘要
宋代理學或者道學( )常常是宋代思想史、哲學史的中心。但是,各種宋代思想史、
哲學史或者理學史的論述脈絡都差不多,這一從《伊洛淵源錄》、 《道命錄》到《宋史‧
道學傳》逐漸建構起來的脈絡,一直在各種論著中被反復書寫,形成了固定模式。這
篇論文首先清理宋代思想史或哲學史的「層層積累」的學術史過程,指出,余英時先
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對於宋代思想史研究的啟示就在於「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
中」 ,這一著作瓦解了在純粹抽象層面談論理學史的傳統方法,把觀察宋代思想的視
野,從單純的思想世界擴展到廣闊的歷史世界,改變了傳統宋代思想和歷史的固定模
式,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個新典範。同時,這篇文章也對宋代孝宗、光宗、寧宗三
朝具體的思想與歷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後,這篇論文特別強調,要重新清
理宋代的思想史,需要注意「道理最大」、「為與士大夫治天下」、「得君行道」、「國
是」 、「一道德同風俗」等若干關鍵字,注意思想的制度化、常識化和風俗化,打通政
治史、學術史、思想史、社會史的界限。
關鍵字:宋代、思想史、政治史、余英時、朱熹
* 上海復旦大學。
372
引言
2003年,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在臺北的允晨出版公司出版,
第二年,大陸的三聯書店也出版了簡體字本。至今我還記得,在這部書還沒有
正式出版時,因為〈緒說〉部分曾在臺灣的《當代》雜誌上連載,經由互聯網
的傳播,就已經有部分內容在大陸流傳,僅就我所知,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的朋友中,就已經有了熱烈的議論。在這部書正式出版之後,更引起了兩岸三
地,以及北美學界的討論,出現了不少分量很重的評論1 。所以,我在一篇書
評中說,在學術社群越來越缺少共同話題,研究取向逐漸多元化的時代,能夠
成為海內外中國研究領域共同關注焦點的話題並不太多,而這部著作能有這麼
多反響與爭論,真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2 。
在思想史研究領域,這部書更是引起極大關注,在此書出版後的幾年裡,
我幾度在研究生課上,和北京清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的博士
生或碩士生一起,重讀和討論這部傑出的著作,在和這些年輕學人的反復討論
中,不斷加強和更新著我對這部著作的理解,下面這篇根據我課堂講課錄音整
理出來的文字,多多少少也吸收了這些參與討論的年輕學人的意見,算是我們
1 僅我所寓目的,中文學術界就有以下重要評論:黃進興,〈以序為書〉 ( 《讀書》2003
年9期)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 《二十一世紀》2003年10月號 ) ;劉述先載(
《九州學林》第二輯,2003年冬季號,香港城市大學,2003) ;余英時先生的回應〈抽
離、回轉與內聖外王〉載《九州學林》第三輯,( 2004年春季號) 、劉述先的再回應〈對
余英時教授的回應〉及余英時的再回應〈試說儒家的整體規劃〉(均載《九州學林》第
四輯,2004年夏季號) ;楊儒賓,〈如果再回轉一次哥白尼回轉〉( 《當代》2003年11
月號 ) ;余英時的回應〈我摧毀了朱熹的價值世界嗎〉( 《當代》2004年1期) ;楊儒賓
的再回應〈我們需要更多典範的轉移〉 ( 《當代》2004年2期) ;葛兆光,〈拆了門檻便
無內無外:在政治、思想與社會史之間〉( 《當代》2004年2月號 ) ;金春峰,〈內聖外
王的一體兩面〉( 《九州學林》第六輯,2004年冬季號) 。英文書評則有包弼德(Peter K.
Bol) ,〈對余英時宋代道學研究方法的一點反思〉,程鋼中譯本,《世界哲學》2004
年4期;田浩,〈評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程鋼中譯本,《世界哲學》2004
年4期;又,王汎森的書評〈歷史方法與歷史想像: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對
書的介紹比較全面,見《中國學術》 2004年2期(總 18輯 ) ,商務印書館。
2 葛兆光,〈拆了門檻便無內無外:在政治、思想與社會史之間〉,《當代》 2004年2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