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轧机电液辊缝系统变刚度建模与控制研究 1).pdfVIP

四辊轧机电液辊缝系统变刚度建模与控制研究 1).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辊轧机电液辊缝系统变刚度建模与控制研究 1).pdf

第31卷第1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31,NO.1 WuhanUni.of Science 2008年2月 J.of Sci.&Tech.(NaturalEdition) Feb.2008 四辊轧机电液辊缝系统变刚度建模与控制研究 金晓宏,夏敏,童云春,陈亚琛,雷琴,怀猛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针对轧机压下缸行程变化带来的变刚度问题,借助轧制区动力学关系的引入,讨论了四辊轧机辊缝控制 的机电液系统数学模型和控制要点。通过仿真与实测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全工况下系统响应特性 一致为目标,通过引入位移正反馈补偿,得到了改善大范围变刚度辊缝控制系统响应的方法f实测数据表明, 所述方法能满足目标要求。最后简要讨论了用于提高板厚精度的自适应模型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关键词:液压变刚度;自适应;辊缝控制;四辊轧机 中图分类号:THl3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090(2008)01—0064—05 绝大部分现代轧机的辊缝位置设定和轧制过 示数字控制器及其算法;压下缸安放在上支承辊 程的厚度控制都通过液压位置控制(Hydraulic轴承座与牌坊顶面上自位臼之间,活塞杆相对于 Position Control,简称为HPC)系统来实现。实缸体的位移z。由位移传感器检测。 际中,一方面由于磨辊和板厚规格需要使上下辊 系刚度变化及压下缸行程改变,压下缸行程位置 不同,液柱刚度不同,因而轧制时轧机实际总刚度 与压下缸液压刚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当辊缝波 动量较大时,压下缸负载流量波动也大,电液伺服 阀流量增益随负载流量变化。目前轧机辊缝控制 .系统建模由于出发点各有不同,因而有如下不足: ①没有考虑液柱刚度变化[1~1叼及由此带来的问 图l AGC系统原理示惫图 题;②模型将上下辊系进行对称处理[1’2],与上下 1.1 HPC流体动力数学模型 辊系实际有出入;③现有模型将轧制力作为常值 记阀口开口量为z,,当z,≥0时,受控腔V。 干扰[6~1引,实际上轧制力与板厚、板宽和材料塑 进油,腔内压力P。增高,柱塞下压,z。增大;当z, 性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探讨辊缝HPC O时,柱塞上抬,活塞杆腔通入P,的恒定低压 系统在轧制规格和辊系尺寸全范围的变刚度、变 油,参见图3。 参数条件下的建模以及其控制实现问题,对高精 (1)加法器信号为 度板材轧制显得十分有意义。 eg—ei—ef (1) 1 数学模型 式中:e;为输入,V;ef为位置反馈信号,V。 (2)SV阀口开口量为 图l为AGC系统原理示意图。图1中,实线 z,(s)一[K。/(s2/叫:,+ 部分为HPC,其中G。为校正环节,SVamp为直 2岛,s/(£’。+1)]K。e。 (2) 流伺服放大器,SV为电液伺服阀,Gr为位移传感 式中:K。,为SV开口增益,m/A;御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