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对课例进行评析
如何对课例进行评析 观念层面 目标层面 教学过程层面 课程资源层面 教学研究层面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引领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哪种听课、评课的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 一、观念层面 教育观层面 数学观层面 教育观层面 1.课例设计中的教育观 行为主义:把学习的本质解释为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调不断的刺激和反复练习。 作为教学设计就要关注两个问题:①教师的教学操作;②学生学习结果的操作。 认知主义:注重研究人的内部心理,强调个体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时除了关心教师的教学操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操作这两个因素外,还要考虑另外三个因素:①学习者的特征;②知识的类型;③学习的信息加工方式。 人本主义:人类先天就有学习的潜能,学习受动机的牵引而内发地产生。 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 建构主义:知识是发展的,是个体内在建构的。 在教学中表现为:积极主动学习;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交融;累积性学习;目标引导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情景认知理论: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情景的设置,建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磋商、对话互动的平台。 2.如何对课例中渗透的教育观进行分析 (1)课例的设计和设施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 (2)就该课例的教学内容而言,所选择的理论作为教学 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否合适? (3)课例的设计是否渗透了现代教育心理理论? (4)课例的设计和设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 建构还是一种被动的过程? (5)课例设施中是否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和教师“教”的主体? 数学观层面 1.课例设计中的数学观 (1)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维度数学观 绝对主义——可误主义维度数学观 “结果型”的教学范式: 绝对主义数学观→静态数学观→“结果型”教学模式 “过程型”的教学范式: 可误主义数学观→动态数学观→“过程型”教学模式 2.如何对课例中渗透的数学观进行分析 (1)该课例是以什么数学观为基础设计的? (2) 就该课例的教学内容而言应当体现怎样的数学观?而实际体现的情况如何? (3)该课例是否应当体现全面的数学观? (4)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数学观作为指导思想对该课例进行重新设计,应怎样设计? 二、目标层面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 1.一致性: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的相对统一性。 对课例进行评析时,应当思考: 课例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与课程总目标一致? 课例的教学内容目标是否与课程内容目标一致? 2.准确性: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可行、是否有层次、是否可评价)。 对课例进行评析时,应当思考: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层次性?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可测量的行为目标? 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了过程目标? 3.多维性:既有认知目标也有情感目标;既有行为目标也有过程目标。 对课例进行评析时,应当思考: 课例是否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主要目标是否体现? 课例中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是培养学习的何种能力? 就课例的教学内容而言,最适合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 4.生成性:与预设教学目标的偏差或出现新的教学目标。 对课例进行评析时,应当思考: 课例是否体现了生成性目标? 执教者对教学中可能产生的生成性目标采用了什么样的处理方式?这种 处理方式恰当吗? 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是否达到了一种和谐? 三、教学过程层面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效果剖析 2.课堂管理情况剖析 3.教学艺术剖析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效果剖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下面因素: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教学方法;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教学方法;④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的外显性标志:①课堂上是否产生了互动的局面;②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显著。 对课例进行评析时,应当思考: 课例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