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就业战略汇报
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 结论一: 结论二: 结论二(续): 结论三: 结论三(续): 结论四: 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 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 曾湘泉 2008-4-13,RUC,BEIJING 2008-4-12 * 2008-4-12 * 研究报告基本情况介绍 研究报告基本情况介绍 2008-4-12 * 中国就业 战略报告 1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 3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 2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06: 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 研究工作 2008-4-12 * 文献 研究 问卷 调查 访谈 学术 研讨 1)国内外中介促进就业的研究文献; 2)政府有关中介的法规、政策; 3)部分中介组织的档案资料等。 1)在职人员调查问卷(供给方) 3165份; 2)单位单位问卷(需求方)284份; 3)求职者调查问卷1321份,其中失业者882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人事部人才交流协会、北京市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海淀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等。 2006年12月20-12月21日 “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国际研讨会” 2008-4-12 * 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 研究报告框架及内容介绍 研究报告框架 2008-4-12 * 总报告 第二部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的实证研究 第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中介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 第三部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总报告——研究内容和方法 2008-4-12 * 研究内容1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水平及程度如何?目前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如何? 中介组织的 发展现状研究 研究内容2 研究内容3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问卷调查:对北京、上海和石家庄等地3165位在职人员、284个招聘单位以及1321位求职者进行了工作搜寻和招聘渠道的问卷调查。 统计和计量分析 深度访谈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和方法 求职者工作搜寻 渠道的实证研究 就业者和失业者选择的工作搜寻渠道是什么?工作搜寻的渠道是否存在变化?个人工作搜寻渠道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各种渠道的比例和发挥的作用如何?对促进就业的影响效果如何? 完善我国中介组织 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南阳网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发挥? 政府如何加强对中介组织的有效管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中介服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总报告——研究结论 2008-4-12 * 1 2 3 4 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匹配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中介作用日趋上升; 社会关系网络是求职者寻求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求职效果却因人而异; 就业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信息等 发挥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信用差、信息缺乏、服务针对性不够等因素 制约我国中介组织对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 1、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匹配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中介作用日趋上升 对北京地区公共就业中介个人求职调查发现,北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显示出非常大的开放程度,在北京的外地求职者已占60%,本地求职者占40%。 1294 100 511 100 783 总计 -11.5% (企业招工、毕业分配等) 257 26.8 137 15.3 120 其他 +2.2% 78 4.7 24 6.9 54 纸质媒介 -6.8% 372 32.9 168 26.1 204 社会关系网络 +8.5% 335 20.7 106 29.2 229 网站 +5.2% 76 2.7 14 7.9 62 校园招聘会 +2.5% 176 12.1 62 14.6 114 职业介绍机构 变 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总 计 5年以上 5年以下 不同工作年限在职人员获得目前职位招聘信息的途径变化(%) 2、社会关系网络是求职者寻求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求职效果却因人而异 在职人员获得目前工作岗位招聘信息的途径 100.0 1999 总计 5.2 103 缺失值 100.0 94.8 1896 总计 100.0 5.2 5.0 99 纸制媒介 94.8 13.4 12.7 254 职业介绍机构 81.4 13.9 13.2 264 校园招聘会 67.5 18.2 17.3 345 其他 49.3 21.4 20.3 406 网站 27.8 27.8 26.4 528 社会关系网络 累计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百分比(%) 频数 工作搜寻渠道 不同中介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程度的就业影响 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