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路紫〕.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地理〔路紫〕

第一节 中国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及其在解决当前人地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 一、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失调 农业文明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伴随着对影响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崇拜与利用,人地关系表现出对立统一的状态。 人地关系思想与实践既有协调、合理的一面,也有失调、矛盾的一面。 人地关系思想的和谐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了解、适应与利用。 人地关系的失调表现在对环境的忽视和掠夺。 二、工业文明时期人地矛盾的扩大与治理 1、在谋求人地关系优化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指导思想失误与盲目开发又使我国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恶化 2、端正人地关系思想、缓解人地关系紧张趋势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首要任务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把现实与长远结合起来 因为资源禀赋、资源分布和人口活动密集程度以及人地关系压力系数等不同,使得我国人地关系区域差异明显。 * * * * * * SEC MIN SEC MIN SEC MIN SEC MIN SEC MIN SEC MIN SEC MIN 二、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及人地关系思想的建设 目 录 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 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局部到全球 长江中下游地区随着多次来自黄河流域的大规模移民的迁入,在发展了南方经济的同时。造成南方土地的盲目开发,特别是在成都平原和三峡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度大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开始了大规模以围垦江、湖为主的造田运动。 东北地区资源开采、浪费严重,昔日北大仓,变成今日北大荒。 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因为人口繁衍众多,从西周开始农业生产类型就转变成单一的农耕格局。长期对黄河流域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19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水旱灾害不是发生,整个生态环境出现了恶性循环,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经济贫困地区之一。 西北、西南为人地关系协调脆弱地区 其他地区为人地关系协调良好地区 不包括台湾 (一) 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形成 (二) 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总体特征 (三) 当代地域文化正走向世界、走向综合 秦统一中国之前地域文化的起源 2000年封建社会期间地域文化 洋务运动引发的文化转换 融合 这一时期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大致一致性 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都使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始各地域文化既具有较多的共同性,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引进客观上极大地融合了我国各地域的文化和思想基础,致使我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格局发生转变 1、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融合性 (1)秦统一六国后,使汉字成为中国统一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统一性的因素 (2)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汉文化处于先进和发达的姿态,并保证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2、儒家文化在文 化体系中处于核心 地位儒家思想主张 大一统的核心给中 国文化的发展带来 了深刻的影响 文化范围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 文化结构由偏重物质转向文化复合 文化层次由贵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对峙走向平民文化 文化方法由分析文化转向综合文化 GO!!!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