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课件〕

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确定 四. 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2.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处理 (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3)由学生实验进入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提升探究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知识特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能 3.学生基础:学生在此前缺少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 法、 教学手段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 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 思考与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动画模拟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一)可逆反应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三)拓展延伸 (四) 小结 练习 (五) 板书 提出新的探究题目: 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 可逆反应的特点: 1.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 2.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 3.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4.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问题探究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和逆反应哪个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怎样变化? (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 (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7)给这个状态命名? (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 动态平衡:V(正) ≠0;V(逆)≠0 等 V(正)=V(逆) ≠0 定 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 (三)拓展延伸 (四)总结(板书设计) 1.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反应限度 (五)课堂针对性训练 * * 说课环节 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后,引入本节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 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 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分析 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 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 实际应用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 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 { 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 2.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 { 1.问题引导 类比分析 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