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与外源毒素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与外源毒素要点

1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与外源毒素“抗营养因子(ANF,antinutritional factor)”和“抗营养物”(antinutrients)指食品或饲料原料中本身固有的,当被人或动物摄入时对健康和营养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一些植物或来源于植物的饲料原料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可能会引发严重中毒迹象,但是在正常饲喂条件下,继续投喂这种植物会普遍产生过敏反应。抗营养因子引发的过敏反应包括消化过程和生长障碍,降低饲料效率,引起胰腺肥大,低血糖,肝功紊乱,甲状腺肿大(goiterogenesis)以及免疫抑制。如果没有正确保存或处理,许多动物副产品同样包含有抗营养因子,也可能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影响随动物的种类、年龄或发育阶段、个体大小、性别、健康状态、营养水平不同而不同,同时任何一种应激因子均会叠加在这些变量上。表11-1列出了目前在水产养殖中用到的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原料(或是有可能在鱼上作为营养物来源使用),并一并列出了每种原料中已知的抗营养因子。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没有列出未知的因子。虽然植物中的这些成分可能对传统家畜或模型动物如兔子和老鼠无害,但是对养殖的多种鱼类却是有害的。另外,植物中可能含有一些迄今未明的成分,对鱼的营养和健康都很重要。表11-1 一些常用鱼类饲料原料上中重要的抗营养因子植物原料存在的抗营养因子豆粕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植酸、皂素、植物雌激素、抗维生素、植物甾醇、过敏原菜豆蛋白酶抑制因子、淀粉酶和脂肪酶抑制因子、凝集素、植酸、皂素、植物雌激素、抗维生素、植物甾醇、过敏原菜籽粕蛋白酶抑制因子、硫葡萄糖甙、植酸、单宁、芥酸羽扇豆仁粕蛋白酶抑制因子、皂素、植物雌激素、生物碱碗豆籽粕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氰、植酸、皂素、抗维生素向日葵籽饼蛋白酶抑制因子、皂素、精氨酸酶抑制因子棉籽粕植酸、植物雌激素、棉酚、抗维生素、环丙烯脂肪酸苜蓿叶粉蛋白酶抑制因子、皂素、植物雌激素、抗维生素芥子油饼硫甙、单宁芝麻粕植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生鱼片硫胺素酶甲壳动物几丁质、氟来源:Francis et al.(2001b)Krogdahl等(2009)综述了挪威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进行的在水产养殖鱼类日粮中使用植物原料的风险评估(Hemre et al.,2009),Francis等(2001a)对下面提及的资料中的主要信息进行了更早的全面回顾。其中的大部分化合物列在了表11-1中,并注明了现有综述中关注的变化程度,这些信息靠在鱼上进行精制的抗营养素试验而获得。抗营养因子对虾的影响则几乎找不到相关信息。在本文中,术语“外源毒素”指在动物饲料中存在的,除了病原体以外的,天然的或意外污染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或动物的健康、环境或鱼虾产品产生危害,例如杀虫剂、霉菌毒素、环境污染物,或饲料原料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氧化脂肪酸、多胺等。此外,饲料原料可能使一些原有的物质含量增加,例如由于土壤的地质特点,某些来源于植物的饲料原料可能会加增加重金属水平。表11-2列出了多种在鱼饲料上可能需要需要引起注意的化合物(Hemre et al.,2009)。接下来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在水产饲料原料中可能遇到的最具有典型性的抗营养因子(ANFs)和外源毒素。表11-2 鱼饲料上可能含有的外源毒素与其他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分类)项目物质离子或元素砷、铅、氟、水银、亚硝酸盐、镉储存或加工过程中的产物黄曲霉素B1和其它霉菌毒素、氰氢酸、可可碱、挥发性芥子油,黑麦麦角碱,杂草种子及未磨粉成粉的果实中含有的生物碱、糖苷、其它单独或联合存在的有毒物质,蓖麻,野百合属,氧化脂肪酸及产生的醛酮,生物胺有机卤素化合物阿尔德林、狄氏剂、毒杀芬、氯丹、DDT、硫丹、异狄氏剂、七氯、六氯苯、六氯环己烷、二恶英及二恶英类似物PCBs植物性杂质杏、苦杏仁、未去壳的山毛榉坚果、亚麻芥、长叶雾冰藜、雾冰草属、紫荆木属、小油桐、巴豆、印度芥末、Sareptian芥末、中国芥末、黑芥末、埃塞俄比亚芥末改编自命令2002/32/EC,欧盟委员会(2003)。植物性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酶抑制剂大多数植物种子都含有抑制因子来保护其中主要成分即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不被意外降解。它们是单一蛋白或复合蛋白,经热处理、酒精萃取或发酵后会变性失活。但一般不会完全使其失活,从而会产生副作用,使营养物质不能被动物利用。蛋白酶抑制因子(即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肠激酶、羧肽酶)是通过在胃肠道中与酶形成化学反应可逆的复合物来抑制酶活性的蛋白质(Liener,1980;Bhat et al.,1981)。酶抑制剂的专一性多样化。一些抑制剂只对应一种酶,如胰蛋白酶或羧肽激酶;另一些抑制剂则对应两到三种酶。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上发现即使日粮中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很低,也会使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