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版《内科护理学》传染病
内科护理学; 第9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 一、感染与免疫
感染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
生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
程。此过程受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数量、变
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
外界干预(如药物治疗)的影响,而可产生不同的表现。
(一)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大多数传染病以隐性感染最常见。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3.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不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临床表现;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4.显性感染 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仅占小部分;少数传染病(如麻疹),则以显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少数可转为病原携带者。
5.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不出现临床表现。;(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 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2.毒力 包括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和其他毒力
因子。
3.数量 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与致
病力成正比。
4.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发
生变异。经人工多次传代培养可使病原
体的致病力减弱(如预防结核病的卡介
苗),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病原体
致病力增强(如肺鼠疫),抗原变异可
逃避机体特异性免疫,引起疾病不断地
发生或使疾病慢性化(如艾滋病等)。;;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①病人 ②隐性感染者
③病原携带者 ④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①空气、飞沫、尘埃 ②水、食物、苍蝇
③手、用具、玩具 ④吸血节肢动物
⑤血液、体液、血制品 ⑥土壤 ⑦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环境等
2.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生活条件、文化水
平、风俗习惯、职业活动、医疗卫生条件等
; 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①流行性 ②季节性
③外来性和地方性
4.有感染后免疫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①潜伏期 ②前驱期
③症状明显期 ④恢复期
2.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皮疹
3.临床类型 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或普通型)、重型、暴发型(极重型);典型、非典型等。
; 四、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传染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资料
3.辅助检查资料 ①一般常规检查项目 ②病原学检查
(二)传染病的治疗
1.治疗目的
2.治疗原则
3.治疗方法 ①一般及支持治疗 ②病原或特效治疗
③对症治疗 ④康复治疗 ⑤中医中药治疗
(三)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 五、传染病区的护理管理和隔离消毒
(一)传染病房的区域划分和隔离要求
1.清洁区 2.污染区 3.半污染区
(二)传染病的隔离种类和要求
1.隔离
2.隔离的种类及要求 ①严密隔离(黄色标志)②呼吸道隔
离(蓝色标志)③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④接
触隔离(橙色标志)⑤虫媒隔离⑥血液和(或)体
液隔离(红色标志)⑦结核菌隔离(AFB隔离)
(三)传染病的消毒种类和方法
1.消毒的定义
2.消毒的种类
3.消毒方法分类
4.常用消毒方法 ①物理消毒法 ②化学消毒法
; 六、传染病的护理
(一)传染病护理工作内容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准确及时报告疫情
3.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身心护理 4.密切观察病情
5.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二)传染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建立以病人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