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章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下.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下

2.2 从基因型到表型基因与环境作用的关系 2.2 从基因型到表型:基因与环境作用的关系   生物性状的表现,不只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基因型和内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1.玉米中的隐性基因a使叶内不能形成叶绿体,造成白化苗,显性等位基因A是叶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无论AA,Aa个体都表现绿色,aa个体表现白色;而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无论AA,Aa还是aa都表现白色。 1. 表型模写:有时,基因型改变,表型随着改变,环境改变,有时表型也随着改变,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表型模写。 注意:模写的表型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2. 外显率:   外显率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 例:玉米形成叶绿素的基因型AA或Aa,在有光的条件下,应该100%形成叶绿体,基因A的外显率是100%;而在无光的条件下,基因A的外显率为0。 例:在黑腹果蝇中,隐性的间断翅脉基因i的外显率只有90%,那也就是说90%的ii基因型个体有间断翅脉,而其余10%的个体是野生型,但它们的遗传组成仍然都是ii。  3. 表现度:基因的表达在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基因的表型效应会有各种变化,将个体间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叫表现度。 例:人类成骨不全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杂合体患者可以同时有多发性骨折(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蓝色巩膜(眼球壁后部最外面的一层纤维膜呈白色)和耳聋等症状,也可能只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临床表现,所以说这基因的表现度很不一致。 3. 超显性   杂合体Aa的性状表现超过纯合显性AA的现象。例如果蝇杂合体白眼w+/w的荧光素的量超过白眼纯合体w/w和野生型纯合体w+w+所产生的量。这就是所谓的杂种优势。 4.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例:异色瓢虫色斑遗传。 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 5.随所依据标准的不同显隐性关系发生改变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大多数高等植物是雌雄同株的,其中有些能正常自花授粉,但有部分植物如烟草等是自交不育的。在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S1、S2、……S15构成一个复等位系列,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2.3. 1.4 一因多效 2.3.2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基因互作 2.互补基因 3.抑制基因 4.上位效应 5.叠加效应(加性效应) 2.3.2.1 基因互作 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叫基因互作。在F2出现9:3:3:1。 2.3.2.2 互补基因 几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都有表现为另一相同的突变性状。在F2出现9:7 2.3.2.3 抑制基因(修饰基因) 有些基因可修饰其它基因的表型效应,这些基因叫抑制基因(修饰基因)。 在F2出现13:3 2.3.2.4 上位效应 某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叫上位效应。 上位效应分为:隐性上位和显性上位 1.显性上位:基因B掩盖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Y的表现。F2中的分离比是:12:3:1   隐性上位:上位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即aa掩盖了B的作用,称为隐性上位。F2中的分离比为:9:3:4。     2.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4.1 染色体及其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2.4.1.1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chromatin)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的一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是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每一条染色体是由一个线性的、完整的、双螺旋的DNA分子,加上围绕其中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所组成的,是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染色体(chromosome)则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存在形式,是高度螺旋化的DNA蛋白质纤维。 图 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纵向并列的染色单体 2.4.1.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像细菌、蓝藻等原核类生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不分,细胞的分裂就是个体的增殖。而高等生物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合子(zygote)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亿万个细胞组成的个体,譬如说人就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1014个细胞组成的。 2.4. 1.2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mitosis)实现的,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把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均等地分向两个子细胞,所以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物质上跟原来的细胞是相同的。 1.细菌的有丝分裂 细菌属原核类(prokaryote)。细菌染色体位于细胞内的核区,核区外面没有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