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成渝高速公路隧道综合地质勘察要点
温塘峡背斜 北碚向斜 沥鼻峡背斜 壁山向斜 大庙向斜 赢山向斜 西山背斜 河包场背斜 大石堡向斜 高升镇背斜 沿线隧道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叠系地层。其中上统须家河组共分为6段,1、3、5为页岩含煤地层;2、4、6段以砂岩为主。中统雷口坡组灰岩与盐溶角砾岩互层 ; 下统嘉陵江共分为4段,隧道区主要为3、4段,以灰岩为主。 3 隧道综合勘察方法 鉴于本线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均较复杂,设计和施工均需采取有效的勘察手段以查清隧道洞身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初勘主要采用地面调查、钻探、波速测井、试验等手段,隧道详勘采用了遥感判释、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EH4)、电测深法、综合测井及钻探验证、井下彩色电视的综合勘探方法。 4 遥感判释及解释 利用LANDSAT7+ETM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判释,其中TM7 (R)、TM4(G)和TM1(B)波段组合可以很好地解析该区域地质构造,而TM5(R)、TM3(G)和TM2(B)的组合也相当好。根据地质判释标志,分析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等对隧道工程的影响。遥感成果为下一阶段的地质调绘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云雾山隧址区发现了1条区域地质资料未揭示,且延伸长度较大(约15km),穿越隧道的断层。由于断层带及其附近可能岩石破碎且富含岩溶水,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突水、突泥,因此该断层是地质调查和物探、勘探的重点。 结合现场调查,缙云山隧道出口右洞的右侧存一冲沟,其冲沟暴雨期水量大,冲刷能力强,最大日降雨量沙坪坝区2007年7月17日达266.6mm。冲沟山坡局部地段存在采煤遗留的煤矸石和矿渣,存在发生小型泥石流的危险,且暴雨期间冲沟水量较大对洞口有一定影响。建议线路整体向南平移15m,以避开冲沟影响。 5 地面地质调查 在对区域资料详细研究和遥感判释的基础上,确定地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的重点如下。 1) 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及时代成因,各地层间的组合关系,重点需查明隧道两侧须家河含煤地层的具体分布层位和厚度。 2) 褶皱及断裂构造的分布、规模、性质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特征。 3) 开展大面积的水文地质调绘,结合水文地质钻探、试验及物探等其他勘察成果,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突水、突泥段落,对隧道的富水性进行评价,分区段预测隧道的涌水量。 5 地面地质调查 缙云山隧道详勘共完成1:1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86Km2,实测地质剖面6条。1:2000工程地质调查 2.8Km2;云雾山隧道详勘共完成1:1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42Km2,实测地质剖面6条, 1:2000工程地质调查 3.4Km2;巴岳山隧道详勘共完成1:1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42Km2,实测地质剖面6条, 1:2000工程地质调查 3.5Km2。 5 地面地质调查 通过调查,查清了须家河1、3、5段地层的含煤层分布部位和厚度,也基本确定了隧道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煤矿采矿资料,基本查清了隧址区的采空区状况以及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5 地面地质调查 由于隧道采空区煤层厚度在20~80cm之间,开采煤层薄。埋深大、规模小。且分别于分布背斜两翼,其中上统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为含煤地层,共含煤层、煤线14层,其中可采煤9层。分布的煤层虽然多,但煤层的分布不均,煤层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煤层在局部地段可采,而在有的矿区缺失,厚度变化大,具有极不稳定的特点。 且大部分煤矿处于关停状态,开采年代久远,最早于抗战时期。煤矿开采资料不全。 隧址区地属西南山区,植被茂密。地质调查难度大。 针对以上特点,通过物探手段查明采空区分布难度大,采用钻孔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布置钻孔难度大,目标性不强。 本线隧道勘察采用在1:2000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详细划分隧址各段地层。在此基础上,寻找隧道周围道路和露头较好边坡实测地质剖面,推测含煤地层在隧址区洞顶的具体部位,再布置槽探查明含煤地层在隧址的具体位置,结合收集资料推测采空区在隧道洞身的分布。 5 地面地质调查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部分地段进行钻孔验证。 全线共查明隧道穿越的采空区缙云山8个;云雾山 2个;巴岳山6个。 截止2012年7月隧道施工均穿越有采空区地段,实际施工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里程最大误差20m。 5 地面地质调查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址区内背斜轴部为嘉陵江组地层,地形上呈岩溶槽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规范《DLT1253-201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 2025浙江缙云县人武部综合保障中心招聘机关辅助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3—危险化学品—【实施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doc
- FD01~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规范图集..pdf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测试卷试题.doc VIP
- 中国985和211重点大学王牌专业大盘点.docx VIP
- 中小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docx VIP
- 腾讯音乐基于全链路的可观测挑战与解决之道-2024全球运维大会.pdf
-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练习题.doc
- 钢结构楼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