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遗产旅游专题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旅游专题要点

文化遗产旅游专题 主要内容 第一讲 遗产旅游:概念演变与研究框架; 第二讲 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 第三讲 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第四讲 本质---遗产的原真性研究 第五讲 管理----旅游遗产地的管理体制 第六讲 遗产地开发---古城/镇/村/寨遗产旅游 第七讲 保护---遗产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参考书目 1、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徐蒿龄、张晓明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出版社,2004。 6、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课前讨论 “申遗热”背后的思考……? 数据一:辽宁桓仁的五女山山城,2004年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遗产,随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桓仁县接待海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创旅游收入5.4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8.3倍。 数据二:从媒体公布的数据来看,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申遗政府9年花费了8亿,五台山光景区整治搬迁等费用就花了8亿元,而“中国丹霞”申遗价码则升高到了十几亿。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天价申遗,最后要用民众的门票、纳税人的财富来买单。得失利弊,权衡尤难。 第一讲 遗产旅游:概念演变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遗产内涵的演变与理念变迁 一、文化与遗产概念辩析 (一)文化概念辩析 (二)遗产的概念及演变 (一)文化: 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1832-1917)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从广义人类学上看,是由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周易》的《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二)我国可考的“遗产”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郭丹传》卷五十七,原句为“(郭)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亡者留下的财产”。。 二、文化遗产的分类及有关概念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二)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概念 1、文化遗产(物质)。泛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或者借助自然力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附加资料:文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各项应由国家保护: (一)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提出6个标准: (1)人类创造性的智慧的杰作; (2)一段时间内或文化期内在建筑或技术、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 (3)反映一项独有或至少特别的现存或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 (4)是描绘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时期的建筑物、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的范例; (5)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其面临不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范例; (6)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相关。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