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要点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贫富分化严重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 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三).影响 思考题: 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四、凯恩斯主义 * * 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具体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股票暴涨,背离实际价格。 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过度,股市崩溃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标志经济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其他原因:胡佛实行自由 放任政策 100万股 $ 1000万 $ 10 $ 1 $100万 股价暴迭 $ 1000万 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 1929—1933 (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 1.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 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些原因, 假设你是这个国家的首脑,面临这种状况,你又如何来解决呢?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新政 2.内容 目的 具体措施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调节农业生产 调整工业生产 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 中心 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前提 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恢复农业生产 增加就业、缓解矛盾 3.作用 ①美国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②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③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 展的模式 。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