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艺随笔两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要点
朱光潜 炼字 曾国藩率领武装与太平军作战初期多次失败。清政府要求各地的地主武装头目写奏章总结与太平军作战的经验教训。曾国藩写到“屡战屡败”一词。当时作为师爷的左宗棠看罢大惊,劝其改为“屡败屡战”。咸丰帝看后大悦,湘军也因此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势力越来越大。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 三座右铭: ①恒、恬、诚、勇(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 ②走抵抗力最大的路(英国爱丁堡大学)) ③此身、此时、此地( 20世纪30年代)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生字词: 咬 文 嚼 字: yǎo wén jiáo zì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锱 铢 必 较: zī? zhū? bì? jiào?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都要斤斤计较。 文章的结构 ①②自然段,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⑥自然段,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中心论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 义项A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义项B 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义项C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 C B A 找一找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课中的“咬文嚼字”指的是什么?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3、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句式不同,不同意味。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繁简不同,不同意味。 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郭沫若改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字——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韩愈贾岛推敲——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调整思想和情感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咬文嚼字”不在是原本含义,作者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同时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在其基础上品味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作品达到最佳。 课堂训练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并简析修改原因。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