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虚词(而、其)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虚词(而、其)要点

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 第二教时——而、其 (二) 而 “而”字的常见用法: (1)连词 (2)代词 (3)副词 (4)复音虚词的构成成分 “而已” 知识理解及积累: 1)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 “又”、“和”或不译。 2)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承接关系(顺承)。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3)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而 4)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 5)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表示修饰关系(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着、地” 等,或不译。 7)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 用法2.用作代词。一般代指第二人称。 而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用法3.用作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如是而已。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放在时间后面,没有实际意义,如:“俄而,既而,已而,久而”等 (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用法4.复音虚词。 (4)三月而后成。 (5)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6)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天津卷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伸长脖子)而望之矣 (2)重庆卷 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3)湖北卷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却” 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却” 高考实题训练: (4)福建卷 篷篙没户,而志意常允然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5)广东卷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转折关系连词 转折关系连词 而表承接、修饰的辨别 1.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6.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8.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9.吾尝跂而望矣 1.承接 2.修饰 3.修饰 4.修饰 5.修饰 6.承接 7.承接(目的) 8.承接 9.修饰 拓展练习: 1、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2、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5、如优孟摇头而歌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通“尔”,你的 表修饰关系 表转折关系,却 表并列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掩口胡卢而笑 12.而母立于兹 1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4、 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压之。(《荀子·强国》) 表顺承关系 递进关系 表修饰关系 通“尔”,你的 表因果关系 表假设关系,如、象 (三) 其 一、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第一人称,代自己;“其中(的)”;指示代词,这、那,这个、那个。 二、副词,可起加强推测语气作用,译为“大概”“或许”;或加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表示祈使,译为“还是”“可要”。 三、连词,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 “其”字的常见用法: 知识理解及积累: (1)秦王恐其破壁。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它”“他们”“它们”。 规律:做主语或动词宾语。 一、作代词 (二)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1)其贤不及孔子。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三)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一、作代词 (四)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