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要点

8、卒之东郭墦间 9、顷之,烟炎张天 10、如欲之南海,何如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13、宋何罪之有 14、云之崔嵬 15、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8、动词,到 9、补充音节,无义 10、动词,到 11、代词,它 12、定语后置的标志 13、宾语前置的标志 14、定语后置的标志 15、动词,到 补充音节,无义 注意读音: ⑴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 ⑵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⑶其它都读yǔ。 返回 18.与 (1) 名词用法 (2)动词用法 (3)通假字 (4)助词用法 (5)连词用法 (6)介词用法 (7)复合虚词 (1)名词。党羽、同盟者。 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 (《荀子 王霸》) (2)通“举”。①推举、进用。②攻占、收复。③皆、都。 ①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礼记 礼运》) ②于是乃以执珪而受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战国策》 ③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 (《汉书》) (3)语气助词。 Yú,相当于“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呢、吗。 子非三闾大夫与? (《楚辞 渔父》) (4)动词。yǔ ①给予。②亲附、跟随。③交往。④对付、对斗。⑤允许、赞许。⑥帮助。⑦等待。 yù ⑧参加、参与。⑨干预。⑩称誉。 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 ②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国语 》) ③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吕氏春秋》) ④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史记》)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 (《老子》) ⑤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论语》) ⑥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战国策》) ⑦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⑧蹇叔之子与师。 (《殽之战》) ⑨作诗惜春聊复尔,春意何能与人事。 (范成大《次韵时叙》) ⑩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 (5)连词: ① 相当于“和”、“同”。②相当于“与其”。③相当于“或者”、“还是”。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 ②与人刃我,宁自刃。 (《史记》) ③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 (《晏子春秋》) (6)介词①和、跟、同。②为、替。③被。④相当于“以”。⑤相当于“于”、“在”。 ③夫差遂于勾践禽。 (《战国策》) ④是故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 (《史记》) ⑤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于上风。 (《吴越春秋》) 难点:与连接的前后两项同为人名或人称代词时,“与”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较难辨别。例句: ①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十二郎文》) ②姜维与邓艾争险,不克。(《三国志·邓艾传》) 可用下列方法辨别。一看“与”前后两项是否同作一个句子成分,同作一个成分的就是连词,不能同作一个成分的就是介词。①句中“吾与汝”都作主语,是连词。②句中姜维是主语,“与”介出“争险”的对象,“与”是介词,“与邓艾”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二看“与”前后两项是否可以对调,能对调的,则是连词,不能对调的则是介词。显然,①句能对调,②句不能。三看“与”前是否可以插入其他内容,能插入的则是介词,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