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粉笔村故事石膏储量达13亿吨被誉为亚洲石膏王国.doc

中华粉笔村故事石膏储量达13亿吨被誉为亚洲石膏王国.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粉笔村故事石膏储量达13亿吨被誉为亚洲石膏王国

农村新报讯报道小小粉笔,中华粉笔第一村的故事,他养活一个村,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跟我们走进今天的中华粉笔第一村,这里走出一个粉笔大王刘刚,他把一个小不起眼的粉笔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他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还被评选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他让刘垸村的粉笔走出国门,引来外商纷至沓来, 石膏储量达13亿吨,成就中华粉笔第一村 石膏储量达13亿吨,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首,应城市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位于黄滩镇的刘垸村,和粉笔有着不解之缘。 走进刘垸村,几乎每家门口都摆放着叠架,上面晾晒着五颜六色的粉笔,颜色不同,形状各异,让人眼花缭乱。 “早在解放前,刘垸村就有农民开始制作粉笔,然后挑着担子到周边地区卖。”村支书刘汉涛介绍。 改革开放后,村里涌现出70多户粉笔专业户,有的自产自销,有的则为上海、广东等地客户贴牌生产。 最初,两块木板拼接组成模具,只能生产35根粉笔,到现在的铜制模具,一次能生产800根。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刘垸人看到了无限商机。现在,全村1000户农家,八成生产粉笔,产销量约占全国85%的市场份额,被称为“中国粉笔第一村”。 “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刘汉涛自豪地说,小小粉笔让农民荷包鼓起来了,房子越盖越漂亮,日子越过越好,有的还买了小车。 “夕阳”到“朝阳”的转变 过去的粉笔,最大的问题是散落的灰尘满天飞。刘垸人积极研发,生产的环保粉笔灰尘少且垂直下落。在书写型粉笔的基础上,还开发出智能玩具型、知识运用型、灭虫杀菌型、玩具卡通型、竞技运动型等五大类300多种规格的粉笔。 近年来,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学校对粉笔的需求量逐渐降低,订单量也大幅下降。曾被人称为“夕阳产业”的粉笔业,似乎日薄西山。 要想生存,就要勇于变革。刘垸人跳出粉笔生产的小圈圈,进行产业延伸。于是,这家办起了膏粉厂,那家办起了模具厂?? 在做好粉笔产业的同时,刘垸村发展关联行业,走出了一条集生产、模具开发、印刷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刘垸粉笔卖到联合国 刘垸村的粉笔行业迅速发展,有的成立公司,有的走南闯北建立销售网点和分厂。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鱼龙混杂,冒牌伪劣、恶性竞争等事情时有发生。 如何稳定和开拓市场,这个难题又摆在刘垸人面前。 刘垸村投资300多万元,建立粉笔批发市场,吸纳300多户粉笔经营户,并和全市2000多家粉笔加工专业户和省外粉笔经销商建立业务往来。 组建的粉笔销售团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通过网络营销,将产品卖往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 该村回乡大学生刘大锋,看准时机,成立公司,注册了学友牌商标,他特别注重产品和市场开发。 通过互联网谈生意,刘刚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询单,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 “沃尔玛销售学友公司的粉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我的客户。”这位“粉笔大王”对未来充满信心。 全村385户,有340户从事粉笔生产,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2005年,全村粉笔行业产值1.8亿元。 这就是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一个因粉笔而闻名全国的小村,号称“中华粉笔第一村”。 一个人与一个产业 粉笔,是刘垸村的传统产业。刘垸村人多地少,人均几分地。解放前,刘垸村集体就开始利用应城“三宝”之一的石膏资源制作“浆粑”,用来给糙米“加白”。 “浆粑”的制作工艺与粉笔类似,至于谁是最先转型做粉笔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垸村民众说纷纭。但现年64岁的刘银海无疑是最早的一批。 “没有刘银海,就没有刘垸粉笔产业的今天!”有人这样评价刘银海。 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被评为“乡土拔尖人才”的刘银海在刘垸村粉笔产业发展的两个节点起了关键作用——引进先进模具和彩色粉笔制作工艺。 最初,刘垸村制作粉笔的模具是由两块木板拼起来的,只有几十孔。后来,刘银海到当时国内粉笔生产的技术前沿南京学习,带回当时更为先进的360孔模具。 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手工作坊生产粉笔,每年做200至300吨石膏粉笔,就近销售到天门、汉川、孝感。 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农户学着做起了粉笔。但直到1989年,刘垸村只有刘银海能制作彩色粉笔其他农户的粉笔都是单一的白色。 1989年,刘银海接到来自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两笔3万箱粉笔的外贸订单。当时都是作坊式的家庭加工厂,刘银海自己生产能力不足,他便趁机向村民公开了彩色粉笔的制作配方和工艺,与100多户村民共同完成了外贸订单。 从此,少数人的生意变成了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