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管理实施条件︰知识地图
知识管理实施:知识地图
根据企业战略梳理出需要管理的知识目录,然后开始收集这些知识。如果是重要的隐性知识,需要将知识显性化。知识显化后,就成为显性知识。本期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将显性知识“结构化”。显然,我们收集和显化知识是为了以后“利用”,那就要考虑如何能“方便”的利用。要将知识管理到:需要时能“及时找到”,最好是“推送”给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做到“拿来就用”。要想“及时找到”或者“拿来就用”,需要将知识“结构化”。
所谓“结构化”就是这类知识受到某个管理制度的约束,当有新知识产生时,能及时进入知识库。知识在进入知识库时,会被设置“标签”或“元数据”,可实现分类管理。“标签”或“元数据”是反映文件属性的“关键词”。
知识库提供多种“检索策略”。在需要时,能通过“检索”及时找到。甚至能将知识推送给需要这些知识的人,比如:通过标签或元数据订阅某类文件,也可将知识与业务流程连接,或者做成“知识地图”。这样可以在需要这些知识时,能够立刻获取。
企业里的显性知识只有做到“结构化”,才算被企业真正管理起来了。否则,知识分散在员工个人电脑里;或者虽然存在于企业的知识库里,但与外界没有联系,成为 “知识孤岛”,这样的知识显然已经显化,但需要用时找不到,不能被有效共享和利用。这样的显性知识不能发挥作用和价值。
为了做好知识的“结构化”,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工具:企业内容管理和知识地图。
企业内容管理
知识显化后, 需要一个新的载体, 就成为文档。文档是 “ 企业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可以借助企业内容管理(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ECM)的工具和方法。
现在的ECM系统集成了WEB内容管理、文档管理、数字资产管理、影像管理、记录管理、协作管理、知识管理、门户管理于一体。可实现对企业内容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获取、存贮、管理、保护、呈现等过程,并且可以与业知识管理务流程结合。
ECM 不但可以对结构化的数据和文档进行管理,还可以将员工的邮件、扫描件、复印件、传真件等非结构性的文件管理起来,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所以,当我们将隐 性知识显性化后,后面就可以借助ECM工具来做了。顺便说一句,我们只是利用ECM工具来做知识管理,显然ECM不等于知识管理。ECM只能管理 显性知识,无法管理隐性知识;ECM除了管理显性知识外,还可以管理数据和信息。
ECM与云计算系统?ECM与云计算系统结合,理论上,可以管理企业全部的显性知识。使用今天的IT技术,可以实现将全部的文档存放到计算机里。如果再使用云计算系统,员工没有本地硬盘。这样一来,员工生成的全部文档都在公司的云服务器里,被公司全部管理起来。
知识的多维分类 借助于ECM工具,知识库里的文件可实现多维分类,满足不同人的分类需求。比如技术研发项目的文件,项目管理人员希望将这些文件按项目分类,而人事部门希望按项目组和项目经理分类,技术企划人员和新入职的研发人员则希望按技术种类进行分类。
知识库里的文件只有一套,但系统可根据文件的“元数据”,根据不同人的分类需求,将文件以不同的分类形式呈现给不同的人。
知识的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需要的文件。只要设定自己的“检索策略”,也就是一套元数据的组合检索方案,比如:2010年至2014年3D技术 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当有满足条件的文件进入知识库时,立刻会被推送给需求者。借助企业内容管理的强大工具,可以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结构化管理。
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概念最初提出时,目的在于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就是展示思维过程中知识关联的结点。
因为人的思维及知识创新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关联”的过程。比如,鲁班发明“锯”的过程:手被草叶划伤,观察发现草叶边缘有锯齿状结构,进而联想到如果用铁片 做出锯齿的形状就可以锯木头,于是锯就被发明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草叶边缘的“锯齿状结构”与“铁片”关联在一起,知识关联的结点就是“用铁做锯齿状结 构”,涉及的知识有两个,一是齿状结构,另一个是金属铁。这就是“锯”的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在企业里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多的作用是展示知识体系的结构和知识导航。简单的说就是方便读者快速搞清楚做一件事需要哪些知识,然后引导读者快速找到这些知识。
展示知识关联关系的作用不是太大。企业在实际操作时,也不是先画出地图,再收集知识。一般是将收集到的知识分类、分层级,然后根据分的结果做出地图。
把 企业里所有的知识都做成知识地图当然是一件很理想的事情,企业全部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但这样做成本太高,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这么做。笔者在前几期文章里讲 过,知识管理要挑重点,优先管理重要的知识,就是把那些重要的、迫切需要管理的知识,集中组织相关人员做成知识地图。不重要的、不着急管理的知识,可利用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通过被动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