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林︰小心翼翼商业化.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正林︰小心翼翼商业化

2011年,豆瓣广告平台上线。截至2013年8月,已经有超过200个品牌客户在豆瓣投放过广告。为了保持豆瓣的“血统”,豆瓣对广告主采取有选择性地合作,主要接受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比如顶级奢侈品巨头。 而且豆瓣力图把这些广告做出可看性。豆瓣上播出的广告甚至能获得广告大奖。比如豆瓣与雀巢、路虎、大众和英国航空等合作品牌的广告,获得过中国国际广告长城奖。 在这之前,杨勃做过一个调查,豆瓣所有的功能里面,你最喜欢哪些东西?其中排在前几名的居然是广告。这坚定了豆瓣做广告的决心。 豆瓣方面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豆瓣最大的营收来源是品牌广告,此外还包括基于产品特色的商业化输入(豆瓣阅读数字作品、豆瓣FM PRO、豆瓣电影在线选座购票等)、基于电商的收入分成、影片广告等。 这些商业化项目基本都是在2012年启动的。 2012年1月,豆瓣发布了豆瓣阅读器产品,豆瓣用户可以在豆瓣阅读频道,申请成为作者,你的作品可以定价销售,跟豆瓣分成。分成比例是3(豆瓣阅读)∶7(作者)。这是复制亚马逊的做法。美国的亚马逊从传统出版行业挖来众多好手,绕过出版社直接签约作者,自行编辑并出版数字内容。 2012年5月,用户可以在豆瓣电影上直接购票,支付成功后,影院可实时收入票款,用户只需凭取票确认码即可在影院自助取票机或柜台领取纸质票。具体合作上,采用影院自主定价的方式,相当于豆瓣是影院的自主销售平台,最终售出的价格中影院给豆瓣一定的服务费。 豆瓣电影不动声色的广告植入越来越多。例如,豆瓣的电影条目页面设有“预告片和图片”板块,网友可以上传电影海报和剧照。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众多图片之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剧中人物佩戴珠宝——蒂芙尼》的相册,依旧是电影截图,只不过每一张都有珠宝出镜。这个相册不支持网友自由上传,每一张图片都是品牌商精心的选择。 这些尝试让豆瓣在2012年的某一些月份实现过盈利。 2013年,豆瓣的商业化继续提速。2013年1月,豆瓣上线了付费版的豆瓣FM,付费版提供更高音质以及去除广告这两项服务,定价为10元/月,半杯咖啡的价格。同时,还提供50元/半年的价格。2013年9月,豆瓣上线了电商频道“豆瓣东西”。 但商业化加速后的豆瓣,公信力正在减弱。比如电影影评。八年的豆瓣用户马酷说,很多看完后感觉很烂的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甚至高过《教父》这样的奥斯卡经典,以至于这个豆瓣老用户怀疑水军是不是已经布满了豆瓣。 豆瓣就像一个闭关锁国好多年的城堡,当宣布要“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淘金者来了。商业化之后的豆瓣用户量激增,2012年月度覆盖用户数才1亿,到现在已经是2亿了。 其实,豆瓣对于商业化,已经是慎之又慎、小心翼翼,甚至有点“洁癖”。 比如,豆瓣东西频道,为了维系口碑和用户体验,不变成一个广告大本营。豆瓣对用户上传的商品作了严格的审查。对于影响用户体验的动态图、Flash甚至弹出等三维广告,豆瓣也一直抗拒。 对于豆瓣上出现的关于广告主的负面言论,豆瓣也不建议品牌或其公关公司使用“删帖”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去剥夺用户的话语权。 “豆瓣未来的商业化肯定不是简单的导流量,一定会是非传统的变现模式。”龙宇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豆瓣做电商并不奇怪,今后豆瓣还可能推出艺术品交易等功能,围绕非基本必需品的概念做一些商业化尝试。 只不过,时间和资金是否能让豆瓣等到赚钱的那一天,还很难说。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