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第二节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是“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诸例中,“王我”是“使我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相之”是“使之为相”,“臣妾我”是“使我为臣妾”的意思。(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是“使我(指南???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他而用剑尖朝着他的养马人说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为吴王吗?”言外之意即“你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吗?”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例中的“下鸟”,是“使鸟落下”的意思;“东苏子”,是“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的意思。(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例中的“臣”后省“之”,“友”后也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为友”之意。2 名词的意动用法 (1) 什么是“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一般来说,常规动词不用作意动。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义上。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客观结果,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使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例如:《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在上述二例中,第一例的“小之”是使动用法,意为“使之变小”,表示了一种客观结果;第二例的“小鲁”、“小天下”是意动用法,意为“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表示了一种主观看法。“鲁”和“天下”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因孔子的主观看法而变小。这很能说明“意动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与通信]系统级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技术.ppt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pdf VIP
- 小学科学物体的运动作业设计.docx
- 小鲤鱼跳龙门电子版.pdf
- 湖南单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_6_How_do_you_feel_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优秀案例.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工业自动化中的自动化清洁与环境保护.pptx VIP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01期)(解析版)-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pdf VIP
- 第五章 羽毛球:.四方球战术 “米”字形移动练习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