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导学案

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学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主 备: 审 批: 班 级: 姓 名: 时 间:2010年4月21日 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3、综合鉴赏古代诗歌,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 4、诵读并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赏析诗歌的方法。 学法指津: 二、单元赏析指导: ◆阅读“赏析指导”弄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1、解题:  A、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B、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2、解“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   A、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是“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是“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是“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是“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是“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是“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是“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是“气细声粘”。   B、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①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李白《蜀道难》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该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一般而言,汉字以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但诗句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两两组合形成停顿(音步)。 四言两顿,音步为“二/二”,如“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五言一般三顿,音步为“二/一/二”,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二/二/一”,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亦可两顿,音步为“二/三”,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四顿,音步为“二/二/二/一”,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②押韵 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地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偶句末字必入韵,但首句末字可以灵活:五言首句以不入韵为常,七言首句以入韵为常。(须考虑古今音变) ③音调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 律诗之颔联与颈联须对仗,故必平仄相对。但要注意的是,并非相对应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平仄相对,一般而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④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双声词如“参差荇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叠韵词如“江流宛转绕芳甸”、“可怜楼上月徘徊”;叠音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象声词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三、学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