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诗歌鉴赏〔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所谓鉴赏,实际就是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是与阅读中的理解相关联的,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鉴赏的目的是批评,批评也是—种审美活动,它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高下优劣得失,或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鉴赏与阅读,密不可分,可以说,鉴赏的每一内容无不以阅渎理解为基础;而阅读的每个环节,也无不可提到鉴赏的高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
解说: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解说: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濛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
解说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对比、对偶)
解说: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借代)
解说: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1、“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借代)
解说: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 ,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双关)
解说:“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其他如以“丝”(思)、“枝”(知)、“藕”(偶)、“莲”(怜)谐音,都是此类。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 (一)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原文(教材第三册)为“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选诗意思为“藕红花残时,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解说: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解读“描写”和“抒情”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哀等。【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不要任何“情感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怆凉的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
借人、事、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