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 C.岩石 D.气候 5.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 是( ) A.成土母质转变为土壤是气候长期作用的结果 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而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不大 D.成土母质不能生长植物,土壤可以生长植物 6.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教学后记 1.本节内容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 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本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 于如何处理好书本与实际的矛盾、课堂与 课外的矛盾。 3.本节课利用了较多的图片资料,有利用 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本节课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难度和深度。 “生物圈2号”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其 命名是把地球视为“生物圈五号”而言的。“生物圈 2号”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 的实验场,也有人把它称为“微型地球”,或“火星 殖民地原型”。这个占地1.3万平方米,8层楼高 的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是人们花费 了近2亿美元和9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考察人类离升了地球“生物圈三号”是否能生存。 在这个微型世界中,有海洋、平原、沼泽、雨林沙 漠旅业区和人类居住区,是个自成体系的小生态 系统。“生物圈2号”虽然与外界隔绝,但可以通过 电力传输、电信与计算机与外部取得联系。工作人 员在“生物圈2号”内可以看电视,可以通过无线电 通讯与亲友联系。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 科学家们原计划让工作人员在“生物圈2号”中 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 基地进行探索。然而,一年多以后,“生物圈 2号”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氧气(O2)含量 从21%迅速下降到14%,而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氮(NO2)的含量却直线上升,大气 和海水变酸,很多物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 碳的牵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所有 的传粉昆虫的死亡造成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也 全部死亡。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 和草地。“生物圈2号”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了 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伊 甸园”。“生物圈2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多年来,人类梦寐以求地憧憬着冲出地球,向 宇宙进军。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这种愿望里 似乎又加进了欲逃离的色彩,人们上下求索, 加快了寻找“诺亚方舟”的步伐。也许“生物圈 2号”的失败有技术上的失误或设备上的欠缺, 也许人们今后还会向“生物圈3号”“生物圈4 号”挑战。然而从“生物圈2号”失败的深层反映 出来的信息远比其本身更冷酷无情。它向人们 证明:大像无形,大青息声。地球环境是在经 历了几十亿年的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对这种异 常可靠的结构,人们渴望窥其脉络,望其项背, 但却决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能够完成的。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 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 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 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 是与事无补的。地球不 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 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 我们真正的出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2.了解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 用的关系。 3.能运用地图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提高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分析和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间联系的剖析学会从 整体的角度综合 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土壤剖面的野外考察,学会用实践的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探究,树立辩证观,养成 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增强 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尺度范围 小尺度范围(以广东省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 候 土 壤 生 物 水 文 地 形 (以广东省为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