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奖看节目创优.docVIP

从《“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奖看节目创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奖看节目创优.doc

从《“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奖看节目创优   一、《“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奖的启示      2006年7月份在南昌结束的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由王欣慰、康凯、汤振峰三人拍摄的《“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获得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节目一等奖,这个大奖无论对吉林电视台还是我们个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重要奖项。其中原因,一是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最高级别的奖项,求之不得。二是从2005年年底开始,国家对评奖活动进行了严格控制,砍掉、合并了很多奖项。像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也改为两年评一次,也就是说2005年是空缺,这就使评奖节目机会减少,而获得国家级大奖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党义》这条片子创作于2005年2月。也就是春节刚过的时候,我们从报纸上发现了一条信息,《“党义”悄悄地走了――“党义”原型长春机车厂职工李本枫同志去世》。虽然是在报纸的第一版,但内容很少,位置也很不显眼。但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就会产生联想。“党义”当时在长春、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又甘心为他人奉献的老人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这条新闻的背后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个令人难忘而又沉寂了好多年的人物,一定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故事内容。于是,笔者和记者王欣慰、汤振峰马上通过长春机车厂宣传部找到了“党义”的家,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采访中令我们高兴、又略感意外的是“党义”的家人非常配合我们采访,他们翻出了“党义”生前所有的资料包括汇款单、工资条、日记、书信以及他剪裁保留的报纸等等。而且他的家人把所在长春的亲属和熟悉他的人都找到了,全力配合我们采访,为我们全面了解“党义”生前的事迹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尽管我们没有拍摄到“党义”临终前的那一刻,但他的家人、亲属、熟人对他回忆和追述却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在采访时,我们心里就想,“党义”确实非同寻常,临终的那一刻他都在克制自己并制约着他的家人,不要宣传自己,不给单位、组织添麻烦。可以说他的高尚已经体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人生境界已经达到了完美。而他的家人,在他默默地走完自己光辉的一生之后,再也忍耐不住了,他们觉得,如果就让“党义”这样默默地“消失”了,他们的内心将受到一种强烈的自责。于是他们把几十年来由敬仰变成的压抑像火山一样,向记者倾述出来。所以我们采访到的关于“党义”的故事就显得那么真切,自然,朴实。为我们编辑这期的“党义”节目提供了非常感人的采访素材。同时,我们又在机车厂电视台查到了部分企业当年宣传“党义”的资料片。其中包括“党义”资助对象郭希有的生活画面等,这都为我们完成这篇报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只是有了完善的采访还不够,要挖掘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塑造出他的光辉形象,还需要记者捕捉细节并适度地渲染,更重要地是要投入自己的感情来创作。   其实,从抓住这样一个选题开始,我们就下决心,把它做成一个获奖或者说是获大奖的节目,因为凭直觉这是一个重大题材。尽管“党义”已经离我们有一定的年代距离,但我们认为,结合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义”的典型精神并不过时,如果把当年的“党义”现象,与今天对共产党员的要求进行对照,一定还会让人们觉得“党义”仍然可以感动我们这一代人。我觉得这就是这个人物能够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核心地方。   为了让这个片子有说服力,我们采用了一些对比的手法,比如工资条与汇款单。上世纪80年代他挣100多元工资时,捐助他人的汇款为20元左右。1994、1995年左右,李本枫的工资涨到500多元时,他为别人汇款也涨到了100至200元不等。另外,就是“党义”曾经捐助过的老工人郭希有,曾经有一段影像资料,而我们后期又去拍摄了一段郭家的现状,相比较之下,感到在“党义”事迹感召下,有很多人帮助了郭希有,使他家里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党义”精神的伟大。而整个片子的动情点,就是老工人郭希有在“党义”李本枫去世后的一次20年未曾谋面的回访。郭希有面对“党义”遗像的跪拜,在音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感人、动情,也让观众更加怀念、敬仰“党义”。   笔者认为,《“党义”悄然离去,“党义”精神永存》这期专题节目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应该得力于以下几点:   一是题材比较重大。这个典型虽然是20年前树立的,但仍然能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能够与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在一起,从讲政治的高度是适宜的。   二是人物事迹感人,典型性强。从“党义”出现,到形成“党义”现象,“党义”精神,这个人物应该说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像一场运动一样轰轰烈烈。但李本枫本人却始终保持沉默,并坚持20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助人为乐,不求名不求利,显示出一种真实伟大的人格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