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特征研究.docVIP

元江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特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江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特征研究.doc

元江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特征研究   摘 要: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云南特有种有3种。   关键词:元江自然保护区;肉质多刺灌丛;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区系次生度;生态次生度   中图分类号:Q94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38-05      1 引 言      元江干热河谷是我国干热河谷中最典型的类型。肉质多刺灌丛是干热河谷典型的植被类型。对元江干热河谷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始,王启无在其“云南植被初步研究”一文中称,元江河谷的河岸植被为河边植被[1],20世纪80年代吴征镒等在《中国植被》中也记载了有关元江的“稀疏灌丛“和”肉质刺灌丛”[2],同时也对萨王纳植被也有了深入研究[3],到了20世纪90年代,吴征镒等在《云南植被》中又做了详细的描述[4],以及后来出现了对元江干热河谷植被的研究成果[5,6]。   20世纪后对干热河谷研究主要集中在金沙江和元谋地区,对元江研究集中在对其土壤资源[7]、植被类型[8]、土地利用[9]和环境变迁的研究与恢复上[10,11]。朱华[5]于1990年有过对元江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的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元江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学、区系学特征以及群落发生及区系起源与发展做了探讨。   本文从群落学的角度研究保护区内该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活型、区系等方面,来说明这一植被类型的特点,并引入“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两个指标,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受到人为干扰后发生次生变化的程度,为这种类型植被的研究、资源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      2 研究地自然概况      研究地位于元江县境内的干热河谷,属于元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河谷部分。保护区位于云南高原的中南部位,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8’~23°55’,总面积46666.67 hm2,主要保护我国特有的干热河谷型萨王纳植被。元江河谷(海拔400~800 m)的平均温度达23.9 ℃,年平均降雨量约800 mm[8],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4倍,年均降水量的80%~90%集中于雨季,干季更加干旱[12],土壤以燥红土、赤红壤两种类型的土壤为主。此外,本文研究元江肉质多刺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下地区,沿河谷两岸多岩石裸露的陡坡及沿干沟镶入、呈间断的带状,或小块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上地区,仅在一些局部岩石陡壁上有零星分布。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2006年10月,在元江自然保护区蒲漂地区,选取结构完整、特征典型的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设置5个(10 m×10 m或20 m×25 m)样地,总投影面积为900 m2(生态因子见表1)。调查内容除群落生境、结构、生活状况外,还记录样地内每一个植物中的名称、数量、胸径或地径、高度、叶片特征、盖度,还对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种类、附生高度等也作了调查等数据。      3.2 重要值计算   重要值IV=(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   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层的相对优势度的计算方法稍有不同:乔木层的相对优势度用胸高断面积进行计算;而灌木和草本层由于无法计算胸高断面积,则用盖度来计算物种的优势度。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主要采用以下3种生物多样性指数:   Simpson指数(优势度指数):   D=1-∑[Ni(Ni-1)/N(N-1)]   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E=H/ln   Shannon-Wiener指数:H=-∑PilnPi   式中Pi为种i的相对多度;Ni为种i的个体数;N为种i所在样方的各个种的个体数之和;S为所计算的样方中物种数目。   3.4 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的计算   应用“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两个指标,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受到人为干扰后发生次生变化的程度。用受到干扰后进入群落中的次生种及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之和的百分比表示群落的区系次生度;用群落中次生种及外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