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思考.doc

关于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思考   摘要:分析了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时期内的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探讨了当代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期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依赖;文化;生态文明;风景园林??   收稿日期:2011-01-01??   作者简介:吕 东(1986―),男,山东青岛人,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33-03      1 引言   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至今已有250多年,各种环境灾难,从洛杉矶、伦敦等大城市的光化学污染,日本由于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污水的任意排放所导致的水吴病(泵中毒),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大规模爆发,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沙尘暴天气,以及不久前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到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各种异常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环境灾难发生的频度和广度正在逐步提升。这一系列环境灾难犹如自然巨人向人类的力量展示,使正处在所谓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下的人类为之愕然,同时也使人类开始从一种对物质生活的狂热追逐的状态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同古人般的敬畏、还是延续工业文明下的疯狂、又或是无奈之下的伪善讨好。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环境的塑造者[1],风景园林师应当清楚的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时下风景园林学科应当明确的重要内容。   2 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内涵   2.1 “依赖”一词的释义   “依赖”一词中的“依”本意为“靠着”[2],是对一种动作的表述,之后通过赋予这一文字以情感的内涵,使其涵义被抽象化和扩大化。而“赖”本意为“获益、盈利”[3],是对一种目的和结果的表述,由这2个字组成的“依赖”一词就可以理解为:行为主体通过某种“依”的途径,达到“赖”的目的,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使行为的主客双方产生某种联系。   在人类与自然纷繁复杂的关系中,人之于自然的依赖关系是最为客观和永恒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总是通过某种“依”的途径,从作为客体的自然当中获取利益,进而达到“赖”的目的。同时,人类在这一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也会逐步的得以沉淀,以文化的形式根植于人类子孙后代的意识之中。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文化的延续也由于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的演变历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时不时会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前所研究或实践的事物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发现或者付诸实践了,他们甚至做得比我们现在还超前许多,我们不得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同时这也使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这种背叛就是对于过去种种文明财富的否定。   2.2.1 两种对立的“依赖”模式   原始文明时期,人之于自然的依赖关系体现为人类以生存为主要目的向自然索取必要的生存用原料。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人类“依”的手段极为有限,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活动在自然的可承载程度内,因此,从对于自然影响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在整个地球环境的大背景下,其表现为与其他生命体的外部活动的无差别性。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自身有限的认知能力,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对于自然的畏惧、对于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以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内容中,中国最具有代表性,其集中体现为一种朴素的众生平等,以自然万物为友邻,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继承此类思想并且延续至今的人类群体仍不乏少数,如福建的客家文化、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文化、湘西文化等,并且这种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旅游开发的方式唤起了国人潜意识中的认同感。   原始文明之后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于物质享受的疯狂追求,在这一驱动力下,人类从原始文明时期的克己知足转变为对自然的奴役和征服,而人类对于自然“依”的行为方式渐渐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期间出现的众多环境灾难也并未能使人类从疯狂的资本追逐游戏中清醒,只是一小部分的社会精英开始奔走疾呼,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从自然的视角来看是一种野蛮的“掠夺文明”,正如英国人踏足北美大陆后,杀戮曾经供养过他们的印第安人一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万物皆服务于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处于统治地位,而原始文明时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