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doc

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   摘要:本文的书评从点、线、面即点的定位、纵横交织的线、整体的面分别着眼入手,剖析了著者对《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写作风格。让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的概况了解,以此领略书的核心本质,看有所得,学有所思。   关键词:兼容并蓄;调性;创新;品格      由马东风先生著作的《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本书集著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来近30年的论文荟萃。从现实主义出发,紧扣时代的声音,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不囿于传统音乐理论的束缚,不禁于现代学术思潮的藩篱,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汲取中,兼容并蓄,独出机抒,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结构简洁明了、层递清晰、脉络分明、逻辑严密、论析全面、语言简明雅丽。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上篇为调性学研究,编入了调性的概念、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调式的类别与构成、和弦与其调性关系的划分、变化音的类型与调性分析等十篇文章;第二部分下篇为和声学研究,论述了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论乐思的来源、论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九和弦的结构类型研究等亦是十篇的文章,这二十篇文章即可独立成章,又可自成关于调性与和声技法的体系研究。书中很多独立的文章已发表于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有《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探索》《交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这本具有众多学术价值的论文集成,在晚辈细细研读思索后,不免由心底升起深深的敬意,文中完全摒弃了晦涩艰深的枯燥学究写作风格,而是始终如一的与同行、与学生用平等对话的交流笔调,由浅入深、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读之受益匪浅,粗浅写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望前辈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点的定位,理性的聚合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即可作为基本乐理学科知识拓展的读书,又可作为和声学习的深化教材,还可作为音乐作品分析及作曲的工具书籍,其内容涉及到很多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点,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接受反馈双向交流的过程中所关心的难点、疑点、热点。点多庞杂,如何进行统帅?如何定位于中心而不至于纷乱无绪?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作者着眼于宏观的点的定位――调性,书中指出:“音乐――以调性的发展为根据可分为两大类,即有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在有调性的音乐中,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是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部分,是音乐的‘坐标‘点。只有在‘坐标’点定位以后,才有可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剖析,否则无从下手。”[1]   由于点的定位明确,全书各篇研究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是在其内核调性的统帅下,读来始终不偏离方向,篇与篇之间其脉络分明有序,前后贯通,左右圆融,主线纹理清晰可辨。第一篇首先切入调性的最基础的概念,貌似简单的基本问题,其实所蕴含的信息量纷繁复杂,但真正全面的解释透彻,还需下一番不小的功夫,经由著者罗列各种辞典、书籍关于调性的概念,还真让人如入迷雾,经由著者归纳整理变得条理清楚,他是这样说的:“调性这一概念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调式的主音高度或称调高;二是调式的类别或称调式的音阶结构关系;三是调式类别或调式主音高度在音乐表达上的‘语意性’特征。”[2]为此,著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调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调性的广义概念包括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以及调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表现特征。狭义的概念专指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3]说到调性,就会有调、调式音乐理论术语的自然联系,因为这三个术语最常见,而且在教学中最容易混淆,对此著者在书中给出详尽的分析辨识。在解除围绕与调性相近概念的干扰后,由调性的概念内容为研究支点,进一步说明调式的类别与构成,以实证、例证微观细致由表及里的一一全面论述。至此调性的概念在理性的铺成展开下,变得生动翔实、立体可见。以调性为“坐标”点,必然连接与之关系最紧密的和弦,使和弦与调性关系的划分上发生联系,“公共通道”越多,即共有和弦越多,调性关系越近,反之越远。这样分析更好地全面认识调性的组织结构及属性,并为转调手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按照著者的理性写作思路,从调性“坐标”点起,由近及远,渐渐深入,直至上篇的最后论述增减调试的理论与应用,以及将结构数学的新理论“等程结构论”与调性思维模式结合,为读者拓展新的视角进行调性的分析。下篇的和声学研究,依然是选择对调性有支持作用的重下属和弦、属七和弦、九和弦等作为研究的重点,还涉及了音乐创作方面的实践应用分析等等。由于本书著者很注意点与点、段与段、篇与篇的过渡自然,同时又兼顾了内在逻辑的衔接紧密,语言表述上正如教师讲课一般,逐步把学生清晰地引导到预设的合理结论上,因此笔者通篇读下来,也就顺水顺舟,极为畅快。   二、纵横交织,创新的求索   著者不仅注重篇章间的内在有机统一,而且更加强调各文章内部织体的布局。具体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