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贱民”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docVIP

印度“贱民”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贱民”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doc

印度“贱民”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印度“贱民”阶层教育的特征及印度政府在发展“贱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特征和措施,对我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教育机会不平衡、教育资源缺乏等特征的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印度;“贱民”教育;民族地区;农村教育      本文讨论印度“贱民”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关于他们的教育比印度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更具代表性,从印度的“贱民”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及其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与印度一样,我国存在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等情况,分析印度“贱民”教育的发展和特征,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有一定启示。   一、印度“贱民”教育的背景   1.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民族博物馆”。一般认为,印度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马拉地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古吉拉特人、马拉亚兰人、坎纳达人、阿萨姆人和奥里雅人等十大民族,他们约占印度总人口的94%,其余6%的人在印度被称为“部落民(族)”。印度部落民的数目历来众说纷纭,从212个到450个不等。   印度是一个语言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语言博物馆”。1961年的人口普查确认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1950年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15年内也可以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使用,这遭到非印地语地区的南方各邦强烈抗议。印度议会于1965年确定了印地语、英语和地方语言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印度的语言政策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学,学生要学习三种语言,大学则基本上以英语为教育媒介。另外,在印度的钱币即卢比中,除了硬币外,在5、10、20、50、100、500等不同币值的纸币上,都印有为印度政府所承认的主要语言达15种之多。   印度存在着多元化的宗教倾向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信仰国教――印度教的人数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3%,11%的人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些居民信仰佛教、基督教、锡克教及耆那教等。印度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贱民”,他们也许属于信仰印度教的文化群体。但把他们划分为一独特文化群体,这与他们在印度的社会地位有极大的关系。他们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古印度将人分为四等,“贱民”是最低的阶层。   2.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   种姓是印度社会中最普遍的划分尺度。“贱民”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关系。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等级森严、职业世袭。每个印度教徒生下来就属于其父母所属的种姓,终生不变。   “贱民”属种姓制度中最低的阶层。他们也有一些种姓称号,通常从事被认为是最下等、最不洁的职业如排污、屠宰、清扫和制造业等。他们的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最受歧视,经济状况恶劣,受教育机会极少。为了改善包括“贱民”在内的“被压迫阶级”的不利处境,印度政府先后提供一些优待措施,如“贱民种姓”、“表列种姓”、“表列部族”等分别来取代““贱民””、“被压迫阶级”、“落后的部落民族”等底层等级的人。尽管种姓制度在这种分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种姓等级制的原则和不平等结构的实质仍无变化。   3.印度不同等级教育的实质   印度的“贱民”教育分为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初废除大多数隔离学校。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政府启动了几个改革方案,其目的是应该给予“贱民”更多的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第三个阶段是自从印度独立以后,“贱民”教育的方案得到了极大扩展。小学普遍实施的非义务免费教育实现了“贱民”基本教育扩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1944年始,教育部门制定了政府奖学金方案及其他措施,例如,专门的寄宿设施,申请奖学金资格要求降低,预留配额等,这些措施鼓励“贱民”高等教育的发展。自从1948年印度废除隔离学校以来,“贱民”理论上能平等进入当地社区中的公立学校。然而,实际上,他们上的学校被认为是次等的公立学校,而上层等级的孩子被送往较好的私人学校或国外的学院。   二、印度“贱民”教育的差距   1.“贱民”教育的情况――教育差距   与其他等级的学生相比,“贱民”在高等教育中的竞争力、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差距。尽管有政策对“贱民”升专科学校和大学的要求以及申请相关政府奖学金的资格都有优待,但“贱民”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接受的是劣等教育,并发现其很难同上层等级竞争。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在高等教育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尽管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大学生的人数总的来说是增加了,但增加的人数多是学习普通专业的,而他们在一些“好专业”(就业前景好、收入高的专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   2.“贱民”教育的原因――解释差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