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A.唐太宗B.兵部C.侍中 D.仆射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 【名师点睛】三省六部是唐朝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每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下辖历户礼兵邢工六部帮助三省进行日常工作的处理。三省六部是唐朝分化相权加强中央皇权的措施,其目的是加强中央皇帝权力。 4.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礼乐制度郡县制 A.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作为意识形态,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中央集权制,故B正确。分封制,后期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故A排除。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的内容之一,故C排除。三省六部制,也属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D排除。[来源:Z_xx_k.Com]]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代到唐朝,相权分散,皇权不断加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专制加强,故D正确。汉代宰相位高权重,过于片面,故A排除。唐代宰相权力下降,也只反映了材料一个方面,故B排除。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体现了相权分散,皇权不断加强,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9.史载“宋兴,循唐、五代之制,置……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 枢密院 B.中书门下 三司使 C.中书门下 三衙 D.枢密院 三衙 【答案】A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集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宋代集权的相关知识。宋虽沿唐朝制度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但其主要职权被置于内庭的政事堂所控制;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凡军机大事,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无权过问。设三司行使财权。其结果“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想知”。又设谏院,以弹劾大臣,使宰相难以在处理朝政中施展作为。 10.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分封制的消亡 B.宗法制的瓦解 C.君主专制的膨胀 D.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正确。材料说明分封制的形式仍然存在,没有消亡,故A排除。材料与宗法制的瓦解无关,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的膨胀,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特点 11.“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的特点,以孝廉为选官依据,故B正确。世官制特点是世袭,故A排除。九品中正制的依据是门第,故C排除。科举制依据是考试成绩,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名师点睛】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