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以来已逐渐淡出,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了,诸如工厂、车站和新式住宅大量涌现,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建筑材料及与之相应的新结构方式、施工技术等的应用,极大地冲击传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发生的变化。
这种“新”却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地演化出来的,而是随着列强的刺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大批西方式样—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其建造目的是在于掠夺中国的财富,炫耀西方的骄傲,使中国蒙受屈辱。这个现实剌伤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艺术是感情的产物,于是,一批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中国爱国建筑师自然会起来与之抗争,于是与完全西化的建筑潮流相对应,近代中国建筑又掀起了一股声势不小的“民族形式”的运动。这个运动还得到了当时政府出于维护其法理正统地位需要的支持,甚至还有外国教会,为便于其文化观念的宣扬,也曾参加其中。所以,完全西化的洋房与对于“民族形式”的努力,就构成了近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两条主线。
早在明代,中国就出现了西式教堂,清初在圆明园还建造了“西洋楼”,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水平并不高,基本采取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风格。但西方建筑形成潮流的涌入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本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近代和现代建筑的发展,面貌与西方同时期的建筑完全一样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更是大量出现。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本世纪20年代以前,先是流行古典主义,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建筑形式,然后是集仿主义,拚凑西方各种古代建筑形式于一身,代表作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 2.二、三十年代,建筑形式大多已向现代“摩登建筑”的方向转化,代表作如上海外滩江海关、沙逊大厦和24层的国际大厦。江海关和沙逊大厦仍带有折衷主义的印记,国际饭店则属于地道的现代建筑,与同时期例如美国的现代建筑芝加哥学派相差无几。 3.30年代末以后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除东北伪满时期由日本人促成的仍属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建筑活动不多。
在二、三十年代,与西方建筑在中国流行同时,“民族形式”的建筑运动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形式处理大致有三种方式。 1.基本照抄古代形式,把它用钢筋混凝土浇铸出来,代表作如南京中山陵、原中央博物院“大殿”、灵谷寺阵亡将士纪念塔、中山陵园藏经楼、北京燕京大学未名湖塔等。中央博物馆“大殿”是一座展览大厅,从全体到细部,形式完全模仿北方辽代建筑。灵谷寺塔和未名湖塔也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形式模仿宋塔和辽塔。中山陵园藏经楼是北京清代汉式藏传佛教寺庙形式的再现。 以这种方式建造的大都是一些功能比较单纯的纪念性建筑,其中建于1926年的中山陵是中国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优秀作品。事前进行了有奖设计竞赛,规定“须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性质者,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亦可”,收到中外参赛方案40余件,作者必须隐去姓名,经公开陈列评选,获头、二、三等奖的都是中国人,后即按头奖进行建设。评语认为:此方案“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 2.用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的大型楼房中,平面设计与西方现代建筑差不多,只是披上了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经过“创造”了的外壳。代表作如原上海市政府大楼、南京中央研究院、北京辅仁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和原北京图书馆等。其中有一些还是外国人设计的,由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并没有多少研究,往往不伦不类,功能上也常常甚不合理。 3.建筑以形式的简化为特点,出现在人们开始对前此的作品产生怀疑以后,如南京原外交部大楼、北京交通银行、南京原国民大会堂、上海中国银行等。已经与西方现代建筑相当接近,只是局部运用了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图案。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新的功能要求,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包括西方现代建筑在内的西式建筑,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一代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也在探索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近代中国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直接基础,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新中国之间的过渡。
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在入口设石牌坊,以缓坡经长长的神道抵正门,再至大碑亭,过亭后坡度加大,以很宽的台阶和平台相间次第上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