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要点
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要点
★基础知识(识记):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顶真用典双关回环呼告、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11、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社戏》选自鲁迅《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体裁介绍: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其中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五、重要语句分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答:“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用动词“踊跃”来写山,把静态的连山写活了。这种以动写静,衬托了船行之快,又反映了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答:“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再次以仙境比拟社戏,与来时呼应。这句充满了梦幻般色彩的描写,表达了儿时眼中社戏的美。
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答:写老渔父的喝彩则是通过旁观者的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