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黄骅中学2016-2017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 ) A.申侯未遵从血缘宗族关系权力政治原则 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正义进步力量 C.申侯通过与诸侯的联盟展开称霸斗争 D.申侯维护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等级制度 2、《尚书大传》载:“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 A.封地是诸侯时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3、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4、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 ) 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地方制度发生变化 C.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D.监察制日趋完善 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6、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7、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8、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 ) ①强化了君主专制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 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周振鹤在《体国经野之道》中写道: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行政区划深受山川形便的影响 B.古代行政区划与经济和人口变化有关 C.古代行政区划具有犬牙交错的特点 D.行政区划趋势反映了政治重心的变化 10、《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 ) A.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司法主权被践踏 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11、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