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对《水浒传》传播的重大贡献.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圣叹对《水浒传》传播的重大贡献

金圣叹对《水浒传》传播的重大贡献 摘 要: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大致使用了删、改、增三种手法。他对《水浒传》的品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抬高《水浒传》,与儒家经典分庭抗礼;揭出了典型形象塑造之妙;从不放过对现实的批判。金圣叹的删改批点增强了《水浒传》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认识作用和思想意义,提高了《水浒传》的地位,扩大了其社会影响。贯华堂本《水浒传》一经问世,便立即风行海内,甚至出现了“一本独尊、诸本皆废”的刊行现象。 关键词:金圣叹 《水浒传》 典型性 一、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腰斩与删改 金圣叹自叙:“余尝集才子书六,其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已谬加评订。”(《三国演义序》,据《水浒传资料汇编》)据周锡山先生考证:“他的第一才子书《庄子》未及动笔,第二才子书《离骚》仅有一篇论文(收在《才子书汇稿》中),第三才子书《史记》仅有零星篇章(主要是司马迁写的太史公论赞)收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圣叹绝命诗有‘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竟何如!’即悲前四才子书和唐诗未及批完。”[1]至今可见完全批点的只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和《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本文只讨论他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的批点。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贯华堂刻本。贯华堂是金圣叹的好友韩住的书坊。贯华堂本《水浒传》是一个七十回本。金圣叹自称得到一个古本,其中有一篇《贯华堂所藏古本水浒传序》,序中说:“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捻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东都施耐庵序。”针对这篇序的伪撰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腰斩,学界已达成共识,只是对这个删改的七十回本,褒贬誉毁竟大相庭径。褒誉者说金圣叹删改有功,以张国光先生为代表,认为金圣叹删改批评的七十回本“改变了它的反动主题,并在艺术上净化了之后,才能列入古典文学名著之林”;贬毁者以何满子先生为代表,具体开列了三大罪状:伪托古本,行为卑鄙;砍去后半,思想反动;胡批乱点,手段拙劣。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看看金圣叹到底是怎样删改了《水浒传》,删改得怎样了。 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大致使用了删、改、增三种手法。 一曰删。人们常说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所谓腰斩,就是大刀阔斧地删。研究者也经常把金本《水浒传》列入繁本系统,认定他是以百回本为原本。那我们就对照百回本,看看他的七十一回本是怎样删成的。 首先是整块地删,把百回本七十一回后的二十九回、百二十回本的后四十九回全删了。即在梁山泊大聚义之后便打上句号。 金圣叹删的理由是:“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笑煞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前)真中肯,真透彻,大手笔,大气派!这一砍,砍出了金圣叹高超的小说美学,它至少从三个方面保证了《水浒传》的艺术效果: 第一,众所周知,梁山泊大聚义以前,一个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故事都是曲折生动的,这许多血肉丰满的英雄历尽磨难,齐聚水泊梁山,自然是全书高潮,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既保留了水浒故事的全部精华,又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第二,避免了大杂烩式的拼凑。无论百回本还是百二十回本,所谓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不过是四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全部凑拼在一起,结构上便显得拖沓、松散。 第三,保护了形象的典型性。在所谓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的故事中,既没有精彩的情节设计,又没有对典型形象的树立,相反却出现了许多人物塑造的矛盾和性格的前后不一,影响了原有形象的典型性。 删了七十一回后面的内容,这些弊端也就全部避免了。不仅如此,金本《水浒传》又同时在三个方面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避免了大大小小的革命家所批判的思想上的反动——投降: 第一,无论是历史演义还是英雄传奇,其作者都要找到一点历史的依据,以表明自己并不是虚构小说,而是有史为据,以免被人瞧不起,而获得“小说家”的称号。既然这样,如果任由人才济济、势不可挡的梁山泊自由发展,以他们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绝对优势,必然会一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革命派所期望的、书中人物如李逵所向往的——推翻赵宋王朝,让宋江做皇帝。但是,历史上可没有这样一个王朝,怎么能伪造历史呢?何如大聚义就此结束,让读者尽情想象去。 第二,大聚义之后,倘不夺取宋朝江山,让108条好汉蛰居梁山泊,他们将干些什么?他们一个个都是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的血性大汉,怎样和平相处?能不矛盾重重酿成血腥斗争吗? 第三,梁山泊大聚义之后,只要继续写下去,倘不夺取宋室江山,那个小小的水泊,绝对容纳不了这伙人,接受招安乃是他们唯一的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