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绝热直减率
10-1 水氣 10-2 成雲致雨 10-3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 水氣的影響 水氣屬於變動氣體。 水氣可同時與液態水及固態冰共存,且在三態的相變化中,有大量潛熱吸收或釋放,影響天氣現象的形成、全球高低緯度間收到太陽輻射量差異的平衡。 水氣的重要性 重新分配地球的能量:北半球赤道地區地面空氣輻合上升後流向高緯度,將赤道海面上蒸發的水氣一併往高緯區輸送,最後在高緯區凝結而釋出潛熱,使高緯度區偏低的溫度增溫,並也平衡了高、低緯度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差距。 溫室效應:水氣也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能使地球成為一個冷熱溫差不會太過懸殊、適合生物生存的溫暖環境。 滋養生物。 形成雲的條件 空氣中具有凝結核。實驗證明,除去空氣中一切雜質後,相對溼度要達到420 %才有液態水凝結。無凝結核,則要高度飽和才能觸發凝結的作用。 水氣達到飽和。飽和方式有二: 增加水氣:需靠氣流經過洋面,因此並非各地都有。 降低溫度:達飽和最主要方式。 重要的垂直上升運動 為有效的「降溫」方式。 空氣塊上升 → 環境氣壓降低 → 空氣塊體積膨脹→ 空氣對外界環境作功 → 本身能量減少 → 溫度降低。 不須和外界交換熱能,就能改變溫度,稱為絕熱過程。 穩定及不穩定的空氣 乾絕熱直減率:乾空氣每上升1公里,溫度下降10℃。(左圖) 濕絕熱直減率:濕空氣上升達飽和時,水氣凝結釋放潛熱,因此每上升1公里,溫度下降的程度較小,形成較暖、較輕的空氣塊,而易於垂直上升(右圖)。 垂直上升運動之處 四種方式: 空氣受熱對流 地面低壓中心輻合 地形舉升 鋒面抬升 雲與降水 雲的形成不是因為水氣上升到高空,遇到高空較冷的環境而凝結,是靠體積變化所造成的絕熱過程來凝結。 雨滴的成長主要是透過雲滴降落時的彼此碰撞,小水滴併入較大的水滴,亦即水滴成長得愈大,愈能集結成小水滴,這過程稱為重力合併過程。 雲中細微水滴持續的凝聚,將成長到大氣浮力無法撐托的程度,此時便自空中落下形成降水。液態的降水為雨,固態的降雨為雪、雹。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緯度 緯度越高的地區氣溫越低。當陽光照射到地表,同樣截面積的陽光在高緯區,會受地球曲面的影響而產生較大的投影面積,地面受陽光輻射增溫的能量較弱。 若地軸傾斜,陽光在高緯區投影面積變的更大,地面受陽光輻射增溫的能量也變得更弱。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海陸分布 陸地是由比熱小於水的岩石組成,對熱吸收或釋放的速率均高於海水,這種海陸比熱特性上的差異,將對海陸交界地區的天氣產生不同時間長度的變化。 日變化:海陸風環流 年變化:季風 海陸風環流 日間海風,晚間日風。 東亞季風:夏季 夏季時太陽輻射較強,陸地吸熱增溫較海洋快,因此在陸地上形成低氣壓;海洋上因溫度相對低於陸地,則形成高氣壓,海平面高度的風向是由海洋吹向陸地 。 東亞季風:冬季 冬季太陽輻射減弱,陸地放熱冷卻速率比海洋快,陸地上形成高氣壓,海洋上則形成低氣壓,而海平面高度的風向是由陸地吹向海洋。 全球七月份等溫線分布 七月份時,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北半球的最高溫並不是出現在海洋面積占多數的赤道,而是出現在有廣大陸地分布的北緯20度內陸地區。 全球一月份等溫線分布 一月份時,北半球最低溫不是出現在北極,而是出現在有廣大陸地分布的北緯70度的內陸地區。 等溫線在海陸交界的地方會特別彎曲,由此可知,海陸因比熱不同而造成增溫效應不同。 影響天氣的地理因素:地形 在空氣上升運動區易成雲致雨,因此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形,也是造成天氣變化的重要推手。 地形對台灣天氣的影響: 南北雨季的差異 焚風與落山風 颱風副中心 南北雨季的差異 冬季東北季風受地形影響,在臺灣形成雨季的地區,以北部、東北部為主。 夏季西南季風受地形影響,在臺灣形成雨季的地區,以西南部為主。 焚風成因 潮濕空氣在迎風面,每上升1公里降低約6℃;越過山頂下沈,因空氣乾燥,溫度增加的比率提高為每公里增溫10℃。因此,空氣下山後,溫度變得比爬山前高了許多,即為焚風。(左圖) 須注意的是:乾燥的空氣過山,過山前後空氣溫度變化的比率都同為10℃/km ,溫度不會改變。 (右圖) 台灣的焚風與落山風 颱風副中心 颱風過境臺灣,強度幾乎都會減弱,甚至因為山脈阻擋低層的颱風環流,只讓高層的颱風環流通過山脈,而在山後由高層颱風環流對低層大氣引發氣旋式的環流中心,此即為颱風副中心。 * 恆春半島 東北季風盛行時,東北風越過不高的山脈,在下山時獲得加速 。 冬季之東北季風期 下坡風 落山風 台東為主 颱風夾帶充沛水氣,在環流跨越中央山脈後,強風由東部迅速下山增溫,有時會引起溫度將近40℃的焚風 。 夏、秋之颱風季 下坡風 焚風 影響地區 產生原因 發生季節 空氣運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