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自古以来的各种创作方法在这个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学习本章要掌握启蒙文学的特点,各国重要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和作品,歌德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浮士德》应该全面掌握。本时期意大利和俄国的启蒙文学也有所发展。 一名词解释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昧。他们将理性作为一切现存事物的裁判者,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同时提出“天赋人权”“契约论”等一整套启蒙理论,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社会。因此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次舆论大准备,为资产阶级进一步夺取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2.启蒙文学: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以启蒙思想为内容的文学,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思想家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他们特别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作品中着重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高感情,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斯威福特、菲尔丁、歌德等。启蒙文学最典型的文学形式是哲理小说和启蒙戏剧。   3.百科全书派: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声势,而且大大加强了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编纂《百科全书》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也因此被人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全名《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出版商原来只是想把英国的一部科技大辞典译成法文,请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担任主编,但狄德罗却把这一工作变成了一个全面总结启蒙运动成果的大工程。《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出版,到1772年完成,共计32卷,狄德罗把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组织起来,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到宗教、文化、艺术,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   4.狂飙突进运动:1770年至1785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而得名。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从表面上看,狂飙突进运动的急风暴雨式的反叛精神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但实际上它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1770年歌德与赫尔德尔在斯特拉斯堡相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狂飙突进运动作家的反抗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的性质,不知道如何去改变现实,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因此这一运动没有进一步引向政治斗争,更没能持久,80年代中期已衰落。其理论家是赫尔德尔,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品。   5.魏玛古典主义:又称德国古典派,指德国文学史上歌德和席勒的十年合作时期(1794-1805)。1794年歌德与席勒订交,他们俩在魏玛共同主办剧院,编辑文艺刊物,合作完成了《赠辞》及一系列叙事谣曲。他们认为要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根本途径是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他们在作品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前途的深刻见解,企图以个性教育、自我完成来代替政治革命,在艺术上他们推崇古代艺术,讲究形式和谐完整。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古希腊艺术为楷模,用完美的形式,纯洁的语言,表达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它既不是一个文学运动,也不是一个文学流派,更不同于欧洲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魏玛古典主义时期,歌德和席勒完成了奠定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重要地位的辉煌作品,如席勒的剧本《威廉·退尔》及论著《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诗剧《浮士德》第一部。   6.席勒式:指席勒部分作品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替代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的错误;理想化、抽象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导致人物形象“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席勒式”是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时与“莎士比亚化”相对应而提出来的,但“席勒式”并不能概括席勒的全部创作。   7.感伤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文学流派,出现在60年代到80年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