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违纪行为分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违纪行为分析课件

学生违纪行为分析及对策 原因及动机 违纪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教育秩序和教学质量。且与我校办学理念不符,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纪律问题也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纪律确实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分析、预防和矫治学生的违纪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违纪行为分类 一、学业违纪。 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看闲书,玩学习工具,照镜子,思想开小差。 考试作弊从作弊形势与时具进,传纸条是学业作弊的主要途径,但随着近年来电子通讯设备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多样,利用手机、无线耳机作弊的同学有所增加。 学业违纪是构成学生违纪的主要方面。反映出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思想认识不正确等深层次问题。 十年改革“一手硬,一手软”,最大的失误在教育” 八十年代大学生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召下,特别是七十年代末大学生的刻苦学习与遵守纪律为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违纪的学生相对较少,特别是考试作弊,在八十年代学生看来,作弊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学校对作弊也并无明确的可参照执行的文件,当时作弊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与警告处分,一经公布,作弊学生在校园会感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九十年代初,在“下海”潮的影响下,校园“厌学”之风盛行、“读书无用论”迷茫着校园,知识的殿堂不再神圣,作弊成了学生蒙混过关的手段,学生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纪律观念都发生很大改变。 二、生活行为违纪 ? 发型问题。 统一发型的好处 明确定位。 不影响注意力。 节省时间。10X365X3=10950分钟 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提高纪律、规则意识、统一思想、养成良好的习惯。 《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校服问题。 饰品问题 玩手机 一利十弊 学生带手机,我们归纳起来是“一利十弊”。一利 是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弊更加明显,可概括为十弊: 1、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 手机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其功能的。手机传送的电波,或多或少地要被人体吸收,从而可能改变人体组织。科学家对手机的辐射千忧万虑,明确指出,频繁而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使人的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心理烦躁,头痛等。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 在学业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通过手机舞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造成课上精力分散,学习不用功,课堂受到干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学生,学习必然不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还以短信的方式捉弄老师和同学,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黄色泛滥,不利做人成才。 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手机黄、赌、毒,毒害青少年。黄色信息、黄色网站等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讲,怀有十分强的好奇之心,危害极大,严重影响青年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个别学生就是因为受不健康的内容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学生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 学生使用手机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手机成为娱乐品,干扰他人休息,降低学习效率。学生的手机一般来讲都是随身携带。在教室里,一部分学生的手机关着,大多数是开着静音或振动,有的学生一节课连续收到五、六条短信,不能安心听课。也有个别忘了的,课上手机响起来,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自己听课效率,蔑视教师劳动。老师厌恶,爱学习的同学极其反感。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 家长对他们进行摇控管理。手机像根“绳”,其目的是想栓着学生的心。家长的一片好心,学生并不理解。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依靠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地教育机会,减少了家长与老师直接地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实际上由实变虚,由直接到间接,由亲近到疏远。家庭教育不到 位,出现了漏洞。个别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撒谎,学生养成了极坏的品格。对学生教育浮于表面,虚无飘渺。 6、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 手机是学生交往、联系的重要工具。校内,学生之间有事无事打手机,相隔一步之遥也打手机。为了减少老师的监控,同学的猜疑,与异性同学交往,都是通过手机。学生配备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不仅在校内交往频繁,而且与社会上很多人也有关联。有时校外的朋友一声呼唤,学生便谎称有病请假。有的学生之间交往不规范、不注意,往往引起一些是非。特别是男生敢为红颜而冲冠一怒,一呼百应,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制造一些事端。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障碍。 7、配带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