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客观部分(填空、名词解释)
(一)填空
1.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的一文中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信宿)。(参看p3)
2.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参看p23)
3.符号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 )和(三是思考功能)。(参看p38)
4.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少数精英
16.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参看p103)
17. 民主参与理论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参看p143)
18.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参看p165)
19.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传播流”研究成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参看p178)
(二)名词解释
1.“自我互动”理论(参看p66)
2.“三功能说”(参看p103)
4.IPP指数(参看p156)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5.知晓权(参看p159)
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我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援用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6.“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参看p184)
7.“主我与客我”理论(参看p65)
8.赖特的“四功能”说(参看p101)
10.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参看p136)
11.双重偶然性(参看p8)
12.象征性互动理论(参看p43)
14.媒介依存症(参看p22)
15.休眠效果(参看p184)
16.“上限效果”假说(参看p216)
二、主观部分(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参看p66)
2.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参看p104)
3.国家或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体现在那些方面?(参看p130-13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一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或实行国家援助
2. 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论述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220-222页)
一、客观部分(填空)
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口语传播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以及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
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的概念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大众传播效果》和《创新的扩散》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和哈贝马斯等人可观察、可测定
32.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进出的条件有三项:(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33.塔尔德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35.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物质交往关系),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精神交往关系)。
36. H.布鲁默提出的(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37. 传播效果研究的许多成果都表明,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受到(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选择性接触《信息论》议程设置功能P194
42.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目前几种主要的受众观有: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2.作为市场的受众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P156
43. 构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质量抽测及答案.doc
- 北京市师大附中10–11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理).doc
- 北京市朝阳区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缺答案.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第2次综合练习理科数学试题(朝阳二模)(免费下载).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2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一模试卷).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 北京市物理必修2模块考试题–教科版.doc
- 北京市第5批淘汰建筑材料.doc
- 北京市第9十四中学:超重与失重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