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2–1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
习 题 九
9-1 一系统由图示的状态经到达状态,系统吸收了320J热量,系统对外作功126J。 (1)若adb过程系统对外作功 42J,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当系统由b沿曲线ba返回状态a,外界对系统作功84 J,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 热量是多少?
[解]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得
在ab过程中,
在adb过程中
在ba过程中
本过程中系统放热。
9-2 2mol氮气由温度为 300K,压强为Pa (1atm)的初态等温地压缩到 Pa(2atm)。求气体放出的热量。
[解]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所以
即气体放热为。
9-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E- V图上的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试证此直线表示等压过程。
[证明] 设此直线斜率为k,则此直线方程为
又E随温度的关系变化式为
所以
因此(为恒量)
又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 (为恒量)
所以 p为恒量
即此过程为等压过程。
9-4 2mol氧气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所经历的过程如图所示:(1)沿l→m→2路径。(2)1→2直线。试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氧气对外作的功、吸收的热量及内能的变化。
[解] (1) 在1→m→2这一过程中,做功的大小为该曲线下所围的面积,氧气对外做负功。
由气体的内能公式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
对于氧气i=5,所以其内能的变化为
此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2)在从1→2过程中,由图知氧气对外作功为
内能的变化
吸收的热量
9-5 10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它作功209J,其温度上升1K,试求:(1) 气体吸收的热量与内能的增量。(2) 此过程中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解] (1) 内能的增量为
气体吸收的热量
(2) 由气体摩尔热容量知
9-6 将压强为1atm,体积为的氧气()从0℃加热到100℃。试分别求在等体(积)过程和等压过程中各需吸收多少热量。
[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等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9-7 已知氢气的定体(积)比热为,若将氢气看作理想气体,求氩原子的质量。(定体(积)摩尔热容)。
[解] 由定容摩尔热容量的定义知
因此
氩原子的质量为
9-8 为测定气体的 ()值有时用下列方法:一定量的气体的初始温度、体积和压强为、和,用一根电炉4对它缓慢加热。两次加热的电流强度和时间相同,第一次保持体积不变,而温度和压强变为和。第二次保持压强不变,而温度和体积变为和。试证明
[证明] 两次加热气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等容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等压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由 可得
所以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因此
所以得到
9-9 已知1mol固体的状态方程为,内能,式中、a、b、c均为常量,求该固体的、。
[解]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1)
由已知条件可得 (2)
(3)
将(2)、(3)代入(1)得 (4)
在等压过程中,
所以 因此
在等容过程中
代入(2)式得 因此
代入(4)式得
所以
9-10 已知范德瓦尔斯气体的内能:。其中、a、为常数,试证明其绝热过程方程为
[证明] 范德瓦尔斯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1)
又由已知条件可得 (2)
绝热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3)
由(2)、(3)式可得 (4)
由 (1)式可得 (5)
将(5)代入(4)式有
解得
积分得
即
这就是范德瓦尔斯气体的绝热过程方程。
9-11 如图所示是氮气循环过程,求:(1)一次循环气体对外作的功;(2)循环效率。
[解] (1) 一次循环过程气体对外作功的大小为闭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由图知,其包围的面积为
该循环对外作功为正,所以
(2) 该循环过程中,从2→3,1→2为吸收热量过程
其中2→3为等压过程,吸收热量为
1→2为等容过程,吸收热量为
因此吸收的总热量为
该循环的效率为
9-12 一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a为绝热过程,点 a的状态参量为,点b的状态参量为,理
文档评论(0)